祝贺!我院3项医疗技术获批广州市项目资助
医院动态
阅读:

近日,由广州市卫健委组织的广州地区临床高新、重大和特色技术授牌仪式在市政府礼堂举行。根据《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公布广州地区临床高新、重大和特色技术项目名单的通知》(穗卫函[202]268号),我院3项医疗技术获批资助。其中,高新技术项目2项、特色技术项目1项。


图片


图片


图片


为进一步鼓励及引导广州市三级医疗机构紧跟国内外临床技术前沿、推进临床技术高质量创新发展,本次评选率先将广州市省部属医院纳入考量范畴,并批准高新技术11项、重大技术20项、特色技术50项。获批的技术项目建设周期为2023年至2025年,为期3年,由市财政给予建设经费补助。


项目简介


经肛腔镜手术在结直肠疾病中的应用


首席专家

结直肠肛门外科 康亮 主任医师


自2014年率先开展经肛门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taTME)以来,开展经肛腔镜手术超过1000例,建立了“经肛腔镜外科”这一全新外科体系。目前该技术已经成功运用于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直肠间质瘤、直肠神经内分泌瘤,直肠海绵状血管瘤、直肠巨大绒毛状腺瘤,直肠狭窄的切除重建、吻合口瘘修补等经腹难以处理的疾病。创造了多个全球首例及全国首例术式。


腔镜型切割闭合器治疗直肠阴道瘘


首席专家

肛肠外科 林宏城 副主任医师


直肠阴道瘘(RVF)的治疗棘手,历来是肛肠外科手术的难点和痛点,手术成功率较低,且随着手术失败次数的增加出现递减趋势。2015年来,任东林、林宏城教授团队使用腔镜型切割闭合器经会阴入路的方式治疗RVF的总体治愈率令人满意。结果显示:与传统术式相比,腔镜型切割闭合器经会阴入路治疗RVF的成功率更高,对于复杂性RVF(主要是复发性病例、RVF瘘管直径大于2.5cm、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会阴体薄弱)也有非常不错的疗效,我们初步报道的治愈率为87%。


中国炎症性肠病患者硫嘌呤类药物的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建立及应用


首席专家

消化内科 高翔 主任医师


免疫抑制剂硫嘌呤类药物是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一线用药,用药方便且费用低,然而这类药物个体差异大,药物无效与不良反应是导致停药的主要原因。高翔教授团队前期研究发现用药前NUDT15基因检测及根据基因型个体化用药可减少该类药物主要不良反应发生,该成果已被写入中国炎症性肠病临床指南。然而,疗效与部分不良反应的个体差异尚未解决。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拟新纳入DNA碱基错配修复通路、Rac1-Vav1通路等做广泛的基因组学筛查,以获得更多有意义的遗传因素补充解释该类药物的个体差异。最终,建立硫嘌呤药物剂量方程,并通过随机对照研究验证剂量方程以及遗传生物标志物的的临床意义,开发硫嘌呤类药物基因检测试剂盒,在临床推广应用,实现该类药物的精准用药。


创新引领发展,技术成就未来。医疗技术的创新堪称医院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衡量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近年来,我院医务人员坚持“四个面向”、注重前沿引导、力争主动作为、积极改革创新,始终将推动医疗技术的发展置于首位,不断强化临床救治能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按照市卫健委的部署,我院将明确项目管理机制,保障项目稳健运营,以本次临床高新及特色技术项目建设为契机,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充分发挥优秀技术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聚力于疑难重症和重大疾病的精准诊疗,在建设研究型医院的同时,努力将我院打造成为保障居民健康获得感及术后生活质量的湾区医疗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