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国内胃肠外科领域难得的临床、营养‘双栖’专家,潜心医教研工作近四十载。在传承弘扬胃肠癌规范化一站式诊疗、推广医护康养多学科融合等方面,开展多项新技术,帮助胃肠癌患者实现加速康复,提高生活质量,获多项科技进步奖。开拓创新、勇于实践,他参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牵头创建广东省消化道肿瘤专科分会,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牵头制定多项行业规范与共识,为卫健委和医学会提供决策咨询及学术支持。他创建了中山六院胃肿瘤联合门诊,推动了胃癌的规范化治疗,在胃肠外科、临床营养和护理教育等方面的业绩处于广东领先、国内先进的地位。”
为对推动医疗行业前行的精英致以敬意、予以嘉奖,3月24日,由医师报社、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成都市医师协会主办的第八届医学家年会(2023)在成都顺利召开。我院胃外科首席专家、中山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彭俊生教授获评2022年度“推动行业前行的力量”十大医学贡献专家。
据了解,自2016年以来,医学家年会迄今已成功举办七届,累计百余名院士,以及来自各级医院的千余名院管专家、科主任荣获“致敬医界丰碑”“推进行业前行的力量·行业篇”系列荣誉。
彭俊生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胃外科首席专家。1989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师从著名胃肠外科专家王吉甫教授,开创广东省外科营养研究的先河。
不断开展和推广新技术
医疗和科研硕果累累
近10年来,在我院相继开展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双镜联合治疗早期胃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联合胸腔食管胃结合部癌根治术、改良消化道重建手术、胃癌新辅助化疗、腹腔热灌注术等临床新技术。由于微创手术、加速康复、腹腔热灌注等新技术的应用,配合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疗效,提高了社会效益,获得广大同行好评和媒体多次报道。求医患者来自全国各地约24个省市自治区,每年主刀四级手术超300台。
牵头创建专科分会,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制定行业规范或专家共识
胃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的之一,在我国,大多数胃肠癌患者一旦发现就已为中晚期病例。首先需要精准诊断和分期,其治疗需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措施,具体哪种治疗方案最佳需要多学科合作,但目前仍缺乏多学科合作的专科分会和学术平台。因此 ,彭俊生牵头创建了广东省医学会消化道肿瘤分会,任主任委员;并牵头成立广东省食管胃结合部癌诊治协作组。作为发起人之一,创建了广东省医师协会外科医师专业委员会和微创外科医师专业委员会。
还牵头组织了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上消化道专业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消化道肿瘤专业委员的专家,制定《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相关并发症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曾参与胃癌与临床营养相关的六项中国专家共识的制定。
积极参加新冠疫情防控
指导疫情期间如何诊治肿瘤患者
彭俊生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牵头制定了《新型肺炎疫情下开展腹腔热灌注化疗防控指引》、《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下胃肠道肿瘤护理的专家共识》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临床应对胃肠肿瘤的策略》。为疫情期间就医的胃肠肿瘤患者提供了临床诊治和护理方面的指导,确保了既做到符合疫情防控要求,又不耽误胃肠肿瘤患者的及时诊治。
积极投身教书育人工作
培养一代新人
30多年来,他潜心教书育人,坚守教育初心。至今培养了博士,硕士研究生20余名,指导进修医师近100名,直接培养的约20名学生已经成为临床骨干医生或护理骨干才人。并积极参与教改工作,2019年“新时代一流护理学专业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中山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创建了“广东省临床营养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广东省胃肠外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等。他受聘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指委委员、国家二级学会常委等,主编“十四五”规划专著两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