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人体微生态与老年慢性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顺利举行
医院动态
阅读:

2023年6月4日,我院“人体微生态与老年慢性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会议在广州国际生物岛顺利召开。微生态与医学领域的众多著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同探讨、谋划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学术委员会委员周宏伟教授、张玉霞教授、陆勇军教授、刘建忠教授、丁郁教授、翟冰教授、汪肖云教授、何彦教授、翟齐啸教授、李国云教授和丁涛教授,中山大学郑跃副校长、科研院李一希副院长、科研院郑湘峙副处长和刘源老师,实验室主任、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院长文卫平,实验室副主任左涛、周家国、何真,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康亮副院长、邓艳红院长助理、高质量发展办公室杨孜欢副主任、科技处处长方乐堃及实验室研究骨干等参加本次会议。会议由实验室副主任左涛教授和周家国教授主持。


图片


图片


图片

欢迎辞中,实验室主任文卫平教授介绍了实验室获得立项建设的背景,并指出研究人体微生态与疾病的战略和科学意义。他强调,重点实验室以人体微生态领域为核心,致力于为人民的健康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为实现这一目标,实验室将着力建设成为一个开放、包容、共享的平台。


图片

中山大学科研院李一希副院长就中山大学学科、平台布局及十四五规划等内容进行解读,对实验室获批立项建设表示祝贺,对由六院牵头的“人体微生态与老年慢性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学校重点、重大平台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予以肯定。他对实验室建设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大处着眼,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定位;二是注重多学科交叉优势,以临床价值为主要发展方向;三是以人为本,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图片

中山大学郑跃副校长代表学校致辞。他表示,六院的高速发展和此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获批立项是中山大学医科发展的重要事件,希望该平台锚定国家战略方向,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为学科交叉融合和人才培养提供平台保障。他强调,学校将以实验室为平台,以创新性研究为牵引,发挥综合性大学的特色整合优势,充分利用优势学科和临床资源,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实现科教深度融合。


随后,从实验室建设背景、研究方向和内容、研究队伍建设、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运行机制、远景目标等方面入手,实验室主任文卫平教授进行“人体微生态与老年慢性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汇报。过去五年,我院积极布局,科学谋划,在微生态领域成绩斐然——先后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自然区域联合重点项目、国自然海外优青等重点重大项目的资助;牵头联合多家大湾区和国内优秀单位成立了粤港澳肠道微生态联盟;于高水平杂志 Lance Oncology, Lancet Microb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Nature Reviews Bioengineering,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Microbiome, eBiomedicine等发表文章多篇。


学术委员会委员们和与会专家对实验室建设报告展开充分讨论,并对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进行深入交流。大家充分肯定实验室在科学研究、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的重点工作及取得的代表性成绩。与会专家也对实验室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意见,包括高质量临床队列和资源的建设整合、合成生物学改造微生态、老年疾病的战略性、重点打造的平台、研究方向的聚焦性等。


图片


图片


最后,实验室主任文卫平教授对各位与会委员和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表示感谢。集智汇力,聚势谋远,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使与会专家学者对人体微生态研究领域有了清晰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还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相关机制的完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科研成果的转化等多个方面提供了真知灼见,对促进实验室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未来,在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实验室将进一步开展高水平的基础、临床、转化研究,加强学科和平台建设,促进学术合作和交流,勠力打造一流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平台。


图片


仲夏六月 万木芳华

相聚羊城 共襄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