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医院是临床和基础医学研究紧密结合、转化医学机制完善、临床新技术不断涌现、疑难重症诊治技术优势明显的现代化研究型医院。研究型医院建设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健康广东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6月5日上午,广东省研究型医院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广州市国际生物岛召开。
全省各地共370名首届会员出席本次大会。经不记名投票选举表决,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宋尓卫院士当选广东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第一届会长,我院院长文卫平教授当选广东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第一届常务副会长兼法定代表人,陈汝福教授、邓颖教授、郭洪波教授、黎毅敏教授、任莉莉教授、单鸿教授、沈慧勇教授、石永勇教授、杨钦泰教授、袁进教授、曾木圣教授、张常华教授、周海波教授、朱庆棠教授(按姓氏首字母排序)共14名同志任副会长,邓艳红教授任秘书长,夏娟教授任监事长。
谢洪部长、徐志军处长为宋尓卫会长颁发聘书
谢洪部长、徐志军处长为文卫平常务副会长颁发聘书
谢洪部长、徐志军处长为夏娟监事长颁发聘书
宋尔卫会长、文卫平常务副会长为全体副会长及秘书长颁发聘书
会上,邓艳红秘书长作广东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筹备工作情况汇报。大会审议通过《广东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章程》及学会会徽,按照民主程序选举产生学会领导机构和负责人,同时选举产生理事会117人,监事会5人。
领导致辞
会长宋尓卫院士在致辞中表示,研究型医院顺应了医学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医疗卫生改革大方向,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需要,更是实现当前医院转型发展的必然途径。因此,建设本土研究型医院学会,对我省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广东省研究型医院学会接下来将会坚持临床医疗和医学科研并举,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完善研究型医院发展的体制机制,对接好国家政府与临床一线,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加强创新转化人员队伍建设,同时借助新时代信息技术,推动医疗机构医疗水平融合发展,形成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先锋力量,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出贡献。
常务副会长文卫平教授强调,我国现今高举主题词“高质量发展”,医院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必须深入考量的重大议题。医院需要高质量医疗技术、高质量服务水平、更需要高质量科学研究并实现转化应用。要将疾病认识深入到研究本体、加以应用,并且能够实现全球引领地位,就是研究型医院存在的最高意义。未来如何按照国家标准,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实际,为制定国家标准提供有益经验,担当起使命与责任,助力推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即是广东省研究型医院学会成立的初衷,更是日后的一大重要任务。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会长何振喜在致辞中表示,广东省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是全国医疗卫生事业、医学科技创新的高地。他代表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希望本学会在推进研究型医院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推进国际国内医学交流合作、推进医学科技创新转化、团结凝聚医学科技人才、助力健康广东战略实施这五大方面发挥好“五大作用”,积极推动研究型医院建设,大力践行“医研融合、创新转化”这一主旨要义,促进生物医药创新和卫生健康事业蓬勃发展。
广东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二级调研员徐志军指出,学会在今后工作中要重视党建工作,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位,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做好会员服务,促进学会健康发展。他希望选举产生的理事会成员不负重托,认真履行职责,积极为学会建设发展建言献策。要建立健全以学会章程为核心的学会管理制度,依法办会,规范运作,努力将学会打造成我省的社会组织团体标杆。
广东省科协学会学术部部长、省科技社团党委副书记谢洪表示,广东省科协支持成立广东省研究型医院学会,正是希望学会能更好地发挥组织新动力和科技共同体的作用,在推动我省研究型医院的建设、高层次医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医学创新平台的建设以及医学成果创新转化的应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体现责任担当。学会日后要坚持开放型、平台型、枢纽型建设,强化政治引领,确保学会的正确发展方向。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科教处处长张一愚表示,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是卫生强省和科技强省的基础支撑和核心动力。广东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的成立正当其时,预示着良好的开端。希望学会团结好全体会员,不忘初心使命,立足湾区,联结兄弟学会,深化研究型医院理论研究,积极组织开展研究型医院建设学术交流,当好政府、医疗机构、患者和企业间的“纽带与桥梁,加快推动我省整体研究型医院建设转型。
为紧密贴合健康中国战略发展需求,发挥我省及大湾区的优势资源整合,推动和促进我省医学科学创新,我院牵头联合省内17家有丰富研究型医院建设经验的领军单位,成立广东省研究型医院学会,以面向人民健康,推动临床医学发展、医学科技创新、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学术交流与协作,培育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助力我省医疗卫生临床诊疗水平高质量发展为宗旨。
未来,广东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将会从理论研究及标准制定,学术交流,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咨询服务,刊物编辑六大方面深入构建国际化临床研究、多中心研究和学术交流平台,推广研究型医院与学科建设理念、标准、实践,指导和加速研究型医院与学科的临床诊疗技术和理论建设,培育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为助力广东省医疗卫生临床诊疗水平持续提高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