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至16日,由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主办的第十六届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年会(CCS2023)在上海召开。会议期间,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经肛腔镜外科专家工作组正式成立,工作组由6名顾问及91名专家委员组成,来自全国23个省市及地区。我院副院长、结直肠外科康亮主任医师当选第一届专家工作组组长。
康亮对经肛腔镜外科工作组的未来规划进行展望
会上重磅发布《中国经肛腔镜手术专家共识及操作指南(2023版)》,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国内外近期发布的共识和研究数据,我院康亮主任医师牵头组织国内众多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多次讨论,最终形成这一符合当前临床诊疗需求的专家共识及操作指南,以期为临床医师进行经肛腔镜手术提供参考。
作为共识执笔者之一,我院结直肠外科二区罗双灵博士介绍了共识制定的背景及过程。最后,专家工作组顾问、我院荣誉院长汪建平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傅传刚教授等10余名专家共同启动共识发布。
据了解,常规的腹腔镜手术在处理直肠肛管复杂疾病时存在一定难度,比如肥胖患者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巨大直肠良性肿瘤的切除,复发性直肠癌或吻合口狭窄的再次手术等,而经肛腔镜技术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存在天然的优势。不过,由于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经肛腔镜手术在国内大部分医院仍未得到推广与普及。2019年,康亮团队牵头制定了《中国经肛腔镜手术专家共识(2019版)》,围绕经肛腔镜手术的分类及定义,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基本原则及术中关键问题进行阐述。4年来,经肛腔镜技术在结直肠外科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尤其是以低位直肠癌保肛新技术——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为代表,截至目前已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
因此,此次专家共识在汇总国内外最新临床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以证据质量分级和推荐强度标准(Grade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为依据进行分级,根据证据质量分级分为高、中、低、极低四个等级,还根据专家推荐强度分为强推荐与弱推荐。针对经肛腔镜手术的定义、适应证、并发症、学习曲线与规范化培训等内容进行专家投票,并最终形成专家共识。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专家共识还增加了操作指南的内容,包括经肛腔镜下局部切除及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具体操作步骤、术中解剖学标志及注意事项,并附上操作视频。为同行开展经肛腔镜手术提供更直观的指导,切实推动了经肛腔镜手术在更多医院的规范化开展。
康亮指出,制定专家共识及操作指南一方面是为了规范行业行为,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另一方面,在制定共识及指南的过程中也梳理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专家共识中证据等级不足的部分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指南的制定同时为今后专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五个单元的分会场学术活动紧随其后。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就肛肠外科及经肛腔镜外科领域内的相关热点与焦点问题展开学术讨论,分享经验体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这场集高度、广度、深度于一体的结直肠肛门外科领域的学术盛会延续了CCS品牌会议的学术影响力,大会给各位专家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展现了专业领域内的最新进展与发展方向,有力推助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为我国结直肠肛门外科高质量发展打开新局面、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