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 提升基层健康服务能力
医院动态
阅读:

开展医联体建设是深化医改的重要步骤和制度创新,对于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医联体建设也有利于实现医疗资源的上下贯通,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更好地实施分级诊疗,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

2024年1月18日,中山六院副院长姚麟等一行赴中山六院医联体单位天河区棠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棠下社卫)访问交流。棠下社卫主任卢海伟等出席了本次交流活动。

棠下社卫医疗部副主任唐毅表示,依托医联体的桥梁,双方将推进医生多点执业工作,让更多中山六院的专家到基层进行门诊坐诊,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诊名医专家。同时,希望我院能为棠下社卫全科医生的进修学习提供绿色通道,进一步加强棠下社卫的诊治技术。

卢海伟指出,当前紧密型医联体建设逐步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存在一定困难。信息化建设是重要举措,希望能够有效推进信息化建设,构建共享数据平台、畅通双向转诊渠道。

姚麟强调,实现医生的多点执业有助于提升医院及医生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也助于培养优秀人才及团队,促进创新技术与知识的传播;落实和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促进分级诊疗,让居民感受到家门口的高质量健康服务。

中山六院医政处处长蔚鹏表示,应通过提升信息化水平,搭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医联体内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医疗数据共有化,全面助力医院管理、临床诊疗及医疗科研的发展。

中山六院全科医学科副主任(主持工作)陈俊榕指出,中山六院全科医学科成功入选2023年广东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名单。她期待未来能够依托互联网医院/i六院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融入全科“群医学”理念,通过智慧化和个性化的全生命期健康管理,最终实现个体和群体健康。

医联体建设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虽然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保持初心,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果,最终实现全民健康的愿景,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供稿 江敏烽

image001.jpg

image001.jpg

image0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