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研究生科 讯) 3月2日下午,中山大学胃肠专业多学科课题研讨会在我院五楼多功能会议厅召开,会议由中山大学副校长、我院院长汪建平教授主持,徐安龙副校长作为生命科学学院的代表出席,列席本次会议的还有中山医学院免疫教研室的吴长有教授、药理学教研室黎明涛教授、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项鹏教授、公共卫生学院黄奕祥教授、我院兰平教授等课题组代表。
汪建平教授首先介绍了结直肠癌的现状,针对其对患者的危害和对医疗卫生资源的消耗,提出了开展多学科研究的必要性和急迫性,肯定了多学科课题研讨会的意义,并希望通过努力,使中山大学胃肠专业方面的研究能够早日与国际接轨,打造世界一流品牌。
接下来的议程中,吴长有教授讲解了其课题组进行的关于肠道免疫与外周免疫的研究,这将对今后临床的研究起很大的启示作用。彭延文教授介绍了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近年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在临床多个学科的应用,包括临床治疗肝衰竭患者,其治疗方面的成果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炎症性肠病(IBD)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信心保障。黄奕祥教授从生活方式作为切入点,强调目前个体化诊疗在提高诊疗成本和效果中的重要性。付永贵博士向大家展示了徐安龙教授课题组目前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成果,为结直肠癌诊疗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的途径。
会上,医院化疗科邓艳红主任详细介绍了我院建设结直肠癌个体化诊疗研究所(BSI)的设想,并展示了国外在其他肿瘤中个体化诊疗的一些最新成果。王磊副院长和吴小剑主任也分别就各自课题组研究的工作情况做了汇报,与会专家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为目前我院的胃肠专业研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这次胃肠专业多学科课题研讨会的召开,给结直肠癌的诊疗提供了很多新的设想,野提供了一个多学科的平台,从多个角度着眼,促进了我们中山大学胃肠专业研究的多学科融合发展。
汪建平院长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