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办 讯)经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批准,8月23日-8月25日,由我院承办的第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学术会议交流会于广州阳光酒店召开,会期共两天。我院汪建平教授和任东林教授出任大会主席。会议吸引了来自美国、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内外众多肛肠领域的专家学者近1000人参加。在23日召开的换届改选会议上,我院副院长、中西医结合肛肠外科学科带头人任东林教授全票当选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西医结合肛肠外科副主任谢尚奎副主任医师则当选为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委员会换届改选会议
专家委员: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汪建平、马东旺、李国栋、丁义江、任东林、Neal C.Ellis、高野正博等等,无一不是肛肠专业领域鼎鼎大名的重量级人物,齐聚一堂,与其他多位国内外肛肠界的知名专家就肛肠良性疾病、结直肠肿瘤、顽固性便秘等有关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新器械等,紧扣临床实际问题做专题发言,通过大会特邀报告、专题报告、继续教育讲座、口头交流、热点学术专场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
近年来,随着肛肠临床应用解剖研究的深入、肛肠生理研究的进步、辅助检查水平的提高、手术方法与技术的改进、手术理念的变化,及中西医结合诊治的深入人心,我国的肛肠外科事业有了迅速提高,中西医结合肛肠外科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在这种形势下及时进行该领域的学术交流非常重要,因此就有了此次学术会议的召开。
据悉,本次会议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医学分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我院与《中华胃肠外科杂志》共同承办。任东林教授亲自担纲会务组的组长,对于会议的组织、安排、策划甚至现场布置都身先士卒。在他的领导下,本次会议普遍反响良好,取得圆满成功。
据统计,本次肛肠学术交流会议共收到全国肛肠疾病专家的论文近150多篇。
大会主席汪建平教授发言
大会主席马东旺教授作报告
大会主席任东林教授发言
青年学者:慕名而来,秉“烛”夜问
在热烈的掌声中,学术交流会于24日盛大开幕,开幕式上,汪建平教授代表中山大学对大会的举办表示诚挚的祝贺,兰平教授代表我院对各位专家同行的到临表示了真挚的欢迎。随后,汪建平教授的《肛管癌治疗的策略及新进展》、马东旺教授的《肛门失禁的外科治疗》、傅传刚教授《直肠癌的诊治进展》、任东林教授的《痔病的选择性治疗》、高野正博教授的《盆底疼痛的评估及诊断》、Neal C.Ellis教授的《Bio prosthetics in colon and rectal surgery》等报告都给了在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汇集了近年来我国肛肠专业在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情况,引起了强烈反响。而下午的交流会分肛门良性疾病、直肠肿瘤、新材料、手术录像等四个分会场召开。
肛门良性疾病分会场
结直肠肿瘤分会场
新材料、新技术分会场
手术录像分会场
生动活泼的夜问环节
当天晚上,专家委员还别出心裁地为青年外科医师带来了一场名为“夜问”的学术盛宴,“在这里,我们问学术;在这里,我们谈子夜;在这里,我们聊生活。在自由的平台上,在轻松的氛围中,于夜问道”。大会邀请了多位重量级专家与青年医师一起,畅谈在学术研究、临床工作、职业生涯甚至日常生活中的疑问与困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场思想碰撞与交流让在场所有人在问与答、教与学中相互激励、共同进步。
通过此次会议,展示了我国肛肠专业快速发展的崭新形象,也展示了我院在胃肠肛门专科领域的领头羊地位。大会不仅让参会人员了解了目前肛肠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还使与参会的同行进行了很好的交流,为今后我院与国内肛肠同行的进一步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将进一步促进我国肛肠领域研究与治疗水平的提高,对提高我国广大临床医生对肛肠病治疗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普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