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办 讯)7月19日下午,应我院兰平院长邀请,来自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的王一方教授在多功能讲学厅以《职业精神的冰山底座》为题,给在场的近240名医护人员带来一场“医学人文与职业精神”的精神盛筵。讲座由任东林副院长主持,汪建平教授等院领导列席。
“医学不仅仅面对身体还要面对心灵,医学不仅仅是科学还是人学。”——平实的语气,却富有内涵的语言,王一方以此作为开场白,把在场的医护人员都逐渐的引入医学人问和职业素养的思绪之中。在接下来近3小时的讲座中,他引经据典,用希波格拉底、南丁格尔、白求恩等一系列医学领域的经典形象展现了医护人员作为社会人、道德人和经济人的多重职业身份和形象,紧接着以用多个系列的油画作品揭示了现今某些医护人员职业道德的滑坡与人文素养的缺失,前后对比、图文并茂地展示出现代医疗行业中科技知识与人文素养之间的失衡。
如何培养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重建科学医学与人文医学的结合与平衡?王一方指出,要达到四个标准。一是专业水准,医生不仅要具备卓越的医学知识(包括伦理知识)和临床技能(包括沟通技能);二是人道主义,医生要修炼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怜悯,要有道义感和责任心;三是诚信,医者对患者诊疗、公众健康、社会卫生服务做出忠诚可信的承诺与回应,并以此为律;四是利他主义,要求医者的职业言行、职业考量都应以患者的利益为先、为重。
王一方还特别指出,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要做到与患者做换位思考,才能更加真正体会到医学人文关怀的可贵。他用白求恩奖得主韦加宁和华益慰的事迹告诉大家只有当医护人员自己经历了大病的折磨之后,才发现自己对病人的体贴远远不够。只有医护人员自身生死观、医学观的提升,才能促进职业精神的升华。
任东林副院长对王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他表示王教授的精彩讲座让我们医护人员开始思考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好医生、好护士。他号召医院所有的临床医生和护士要把技术性的工作和爱的照顾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最佳的医疗成效,得到病人的认可和社会的认同。
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王一方教授讲课风采
任东林副院长主持讲座
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