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诚挚之心播撒博爱仁善之种
医院动态
阅读:

作者按:基于爱心的呼唤是最真情的呼唤,出于自愿的事业是最有生命力的事业,服务他人的行为是最高尚的行为,奉献者的语言是最易沟通的人类共同语言。在白色的城堡中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是他们——医务志愿者们。

耿庆山副厅长、李萍副书记、汪建平副校长、苗伟书记、兰平副院长为志愿者工作部揭牌

 

(通讯员 简文杨 讯)201035日,国家第十一个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来临之际,华南地区首个医务志愿服务组织——中山六院医务志愿工作部在我院成立,医院同时举行了 “志愿服务进医院,携手医患献爱心”的服务日主题活动。省卫生厅耿庆山副厅长、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李萍教授、中山大学副校长汪建平教授、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中山六院领导班子等领导出席了此次活动,首批申请加入医务志愿者队伍的有我院的医护人员、中山大学在校医学生及社会热心人士等120多人。

省卫生厅耿庆山副厅长在致辞中表示,创建如此大规模的医务志愿服务组织在华南地区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对于医务志愿服务在广东省的发展叶是一个良好的契机!他同时指出,医务志愿服务是“务实”的工作,而非一个“活动”,只有真正的为患者做实事,做好事,才能充分体现医务志愿服务的内涵和效益。希望中山六院在未来的工作中用一个个“活动”承载宣传点,扩大医务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

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李萍教授首先代表学校对中山六院创建医务志愿工作部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并预祝工作开展顺利,她强调了“爱心”在医务志愿服务中的重要性。李萍书记还一再表示愿意成为中山六院首个医务志愿者,为医务志愿工作的开展尽一份自己的努力。

我院院长汪建平教授则表示,通过活动的开展,建立起医务社会服务工作的长效机制和可复制模式,为推广此项事业贡献力量;同时进一步拓展医院的服务领域,提供多元社会服务,打造和谐的就医环境;也为医生职业培训、医学生素质教育、非医学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和生命健康教育提供基地;为社会爱心人士搭建奉献爱心的平台,传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志愿服务事业成为社会文明标志

志愿服务在世界范围内已成社会潮流,志愿服务精神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的道德风尚标志。在国外,志愿服务活动已步入组织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轨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运作机制和国际惯例;在香港和台湾志愿的服务理念已深入人心、趋于成熟,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200810月,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下达《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指出要“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为人们关爱他人、奉献社会搭建平台”,为志愿服务事业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国内,奥运会、世博会以及即将到来的亚运会中志愿者们抛洒汗水的身影给人们带去了太多太多的感动,然而以医院、社区中心等医疗单位为主要活动场所的医务志愿服务工作尚未完善,而进入医院体系,作为医疗服务的全方位补充是广大医务人员和社会热心人士的神圣使命。此次中山六院在华南地区率先开展医务志愿服务,“促使此项事业在国内继续壮大并升华,是我们要做的工作”该院院长汪建平教授如是说。

挂靠中山大学资源平台,中山六院品牌优势凸显

先进的医务志愿服务体系的建立需要包括医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管理学在内的多学科整合性研究,需要有交叉学科视野的专业科研团队,中山大学在这些方面都有较强大的科研力量,完全可以组成较为全面的培训专家团队,指导实践。李萍副书记表示:中山大学医学院“博施济众”的博爱情怀也由来已久。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又名广东省胃肠肛门医院,作为一家中山大学新型的有显著大专科特色的附属医院,从200766日挂牌至今,在国内胃肠肛门专科领域已经确定了领头羊的地位。医院内外妇儿等综合学科设置齐全,专科特色鲜明,设备先进,配备全国最先进的影像检验中心、消化内镜中心、盆底疾病研究中心、临床听力中心、围产医学中心。医院国际交流经验丰富,此次兴全院之力开展医务志愿服务,更是着眼于与国际接轨,在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先进的医务志愿工作发展模式,也是“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中对社会因素的一个良好补充。

循序渐进、步步为营,走好每一步筹备工作

为保障医务志愿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院设立了医务志愿工作部,作为管理医务志愿服务和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的专门机构。该部门由院长、书记直接领导,有专职人员负责部门日常工作的开展。

同时医院将采用数字化信息系统及开辟志愿服务网页,用于志愿者的注册、管理、交流、评定,志愿者的基本信息、服务时间和培训时间等都可以实时记录,完整的保留所有志愿者的注册信息和志愿者的服务信息。

在广泛听取专家和群众的意见后,通过项目的前期调研,届时依照患者和医生护士的需要将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包括艺术舒缓服务、注射室陪伴服务、住院部陪伴服务、大厅引导服务、患儿陪伴及补课服务等,同时医院针对每个志愿服务项目,将撰写相应培训材料,内容包括服务区域、服务目的、岗位要求、直接主管、服务时间、服务须知、伦理细则等。

严格准入制度,志愿者将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若要正式成为医院的志愿者,必须经历材料审核和严格的面试。面试委员会会对志愿者的政治背景、学历背景、职业背景和健康状况做以充分了解,同时对志愿者的申请目的、人际沟通能力等进行考察。在成为志愿者后,还要经历评估体系的评价,以确保志愿服务质量。门槛高,培训难,为此医院为志愿者也设置了更加多元有效的激励机制,希望优秀志愿者能够更长期稳定地服务下去。

在现场笔者还看到一位80多岁的志愿者,她是来自育才中学的一位退休教师,她骄傲地告诉笔者,她是首批通过面试的志愿者,曾经在中山六院住过院,正是因为住院期间受到的良好照顾,更是坚定了做医务志愿者的心情!参与活动的志愿者中还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政治部歌舞团青年歌唱家郭春梅,她代表志愿者作了发言。笔者同时了解到,在活动开展的第一天,已经有120多名各界人士加入到中山六院医务志愿者的行列中,其中医学生占了65%,是初期志愿者中当仁不让的主力军!

 

除了做好即将开展的医务志愿工作,院方还表示将会邀请各级领导、社会名流走入到志愿者队伍来,增强医务志愿服务工作的知名度和感召力,以诚挚之心播撒博爱仁善之种,以热心投入奉献贴心服务。

 

广东省卫生厅耿庆山副厅长致辞

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李萍教授致辞

汪建平院长致辞

歌唱家郭春梅老师作为志愿者代表发言

为志愿者授志愿者服、徽章

耿庆山副厅长、李萍副书记在苗伟书记的陪同下参观医务志愿工作部

耿庆山副厅长贴上自己的“爱心”

李萍副书记贴上自己的“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