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胃”战,从今天开始
医院动态
阅读:

(通讯员 简文杨讯)据统计,有3亿中国人正在忍受各种慢性胃病的困扰。临床发现,30-40岁患上胃病的青壮年人数比20年前增长了30%。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30万人死于胃癌。那么如何保护胃、保住胃呢?

 名医有约——健康大讲堂”第二期讲座“保‘胃’战,从今天开始”321日在中山六院举行。此讲“堂主”为中山六院副院长、食管胃肠外科主任、国内胃肠外科与临床营养界知名中青年专家彭俊生教授。

彭俊生教授讲道,一般大多数人都有腹痛的经历。腹痛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就是肠胃炎及消化性溃疡。该怎么办呢?及时就医诊断是最好的方法。在你面对医师时要尽可能描述胃痛的症状。他特别强调,有些人感到胃痛时就吃些止痛药,胃酸时就吃些止酸药,这是相当危险的!正确的做法应该尽早去看医生,科学正规治疗。否则,日后仍会发作,反复发作就可能会变成慢性萎缩性胃炎,引发严重后果。

彭教授指出,早期胃癌并没有特异性的症状,甚至可能无任何症状。有人吃些抗酸药就能缓解,这就睡为什么我国中青年的胃癌被发现时,相当多已是中晚期的根源。“如何才能发现早期胃癌呢?” “胃镜!”彭俊生教授建议40岁以上者;有不良饮食习惯(如嗜吃熏肉或腌制品);有萎缩性胃炎病史,超过两年未进行胃镜检查;50岁以上,出现腹部不适症状;不明原因两个月内体重减轻3公斤以上;有胃癌家族史;胃手术五年后;发现胃息肉及其他良性肿瘤,经内镜治疗后两年内未查胃镜的都应定期做胃镜检查。值得注意的是,胃癌已出现年轻化趋势,年轻人出现胃部不适,也应积极到医院检查。

彭俊生教授指出,胃癌的治疗原则就是:能切除,就切除。对于早期胃癌,。例如隆起型、高分化、病灶小于2厘米、病变局限于黏膜层且没有淋巴结的转移的患者,可以进行胃镜下黏膜切除术。这种方式仅切除胃黏膜,而不用切胃,创伤小,恢复快。对于病变范围稍大,则可进行腹腔镜微创手术,对癌肿进行局部切除。即使是晚期胃癌,能手术切除也尽量手术切除,术后进行化疗。

本次讲座得到了sohu健康网、《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新快报》、《信息时报》等多家媒体的配合和支持。讲座期间还安排了现场答疑等互动环节,彭俊生教授在活动后还继续留在会场,与听众作零距离的沟通。他结合丰富的临床实例,给听众们倾囊传授了众多实用的保胃知识,并呼吁大家——保“胃”战,从今天开始!

彭俊生教授风采

专家答疑

观众踊跃举手参与互动

观众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