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四党支部最佳党日活动——香溪古堡冬日实践
医院动态
阅读:

                

(文/临床四支部 陈洁玉)

20121215,虽然已是冬日,但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临床四党支部成员乘车前往惠州龙门县香溪古堡进行党日实践活动。

在前往香溪古堡的路上,党支部成员集中进行了“十八大精神”学习活动。在党支部书记黄勇同志主持下,支部党员先后学习了新党章以及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的报告,并联系工作实际畅谈学习体会。十八大报告综合性反映了过去五年我国各方面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也为未来的发展描绘了美好的蓝图,通过集中学习支部党员坚定了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扎实工作、锐意创新,全身心投入医疗卫生事业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砖加瓦的信念。

 

 

党员认真学习党章

 

 

认真学习十八大报告

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党支部成员们到达位于惠州市龙门县沙迳镇的香溪古堡。香溪古堡因其历史悠久、建筑独特,被誉为华南第一古堡。景区总面积5平方公里,始建于1644年,有古堡、五宅和廖氏宗祠等古建筑群,独具岭南建筑艺术遗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支部党员们首先来到增江河上游河段的香溪河,乘竹筏顺流而下,经过香溪河两岸的秀美竹林,了解当地风情民俗以及当地村民生活。香溪河不仅秀美,还为当地乡民提供了许多肥美河鲜。当地的村民为加固河堤,在香溪河两岸种了大量竹子,形成密集葱翠的竹林,竹林成为了香溪河沿岸独特的景观,吸引的大量游人前来。香溪河边,还有一个古老的村庄——功武村,据说南宋末年,廖氏一族因祖公到增城为官而迁至广东,廖氏后人颇有出息,历代皆有子孙担任官职且以武官居多,故该村取名为“功武村”。五宅第又称五宅围,是一处保存尚好的具有广府文化特色的清代民居,围内四合院均采用南北中轴线、左右对称、主次分明。五宅古堡是功武村的主要标志,建于清代康熙年间,迄今有近四百年历史,是广东省内罕有的、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碉楼式古堡,故又称香溪碉楼,其外观方方正正,足有四层楼高,青砖砌墙。从外面看,石砌的碉楼被封得严严实实,每层只开极小的洞口作为窗户,类似碉堡的枪眼。古堡具有多个用途,防洪防御强盗以及让待嫁姑娘学习女工,充分体现了古代人民高超的建筑技术艺术以及卓越的智慧。

 

 

通过在香溪古堡一日的党日实践活动,支部党员在欣赏当地美丽风景之余,也了解了当地风俗文化和村民生活,领略了岭南独特的建筑艺术和风土人情,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同志们纷纷感叹祖国的秀美河山和淳朴民风,增强了保护生态文明以及传统历史文化的意识和责任感

 

风光集锦:

香溪河

五宅围

香溪碉楼

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