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那一刻的医患情怀
医院动态
阅读:

94,作为外五科赶赴惠东义诊活动的工作人员,我早早的就来到了医院,随着医疗服务队一路乘车颠簸来到了此次义诊的目的地,惠州市惠东县多祝镇卫生院。

初到多祝,感觉很亲切,一个典型的海滨小镇,天是蓝色的,风中传来阵阵的海水的味道。虽然抵达时才9点半,但天已经开始热起来,路上的行人不多,路边的小吃店中三三两两的坐着纳凉的食客,树下的老狗吐着舌头呼呼的哈着气。

 

 

在并不十分明显的路标指引下,我们到达了卫生院,一进卫生院门口,场面已经非常“热闹了”,在写着“中大附属六院专家教授大型义诊活动”下面的几顶帐篷中,已经密密麻麻挤满了前来看病、咨询的老乡。我们迅速的行动起来,在老乡们期盼的眼神之中,将医院的旗帜挂了起来,并迅速为各位专家安排了位置,并布置好“名牌”。在放置名牌的时候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有位老太太坚持说她7点钟已经来排队了,名牌放得离她远了,得拿过来。在征得医生的同意后,我们调整了医疗队的位置,把名牌放在老太太的正前方,看着老太太开心的笑容,擦着汗水的我们也倍感满足。卫生院非常细致的在每个义诊的医生的背后都放了一把风扇,也为他们配备一位专属的“翻译”。

 

 

义诊开始了,眼科诊室里面一下子就挤满了人!用里三层外三层来形容当下的情景也不为过,眼科郑穗华主任在“翻译”的帮助下,耐心地帮一个又一个的老乡检查,老乡们也自发的排起了队伍,长龙一度排到门口,并在走廊“盘”了起来。郑主任表示当地老年人的眼健康状况不甚乐观,一些常见的眼科疾病也往往得不到及时的检查或治疗而延误了治愈的时机。

 

 

“哇”小孩啼哭的声音从卫生院专门为我们此次医疗服务队开辟的胃肠专科诊室中传出,匆匆赶至一瞧。黄美近副教授正为一个5岁大的小孩做着体查,“很典型的脐疝”黄教授说道。小孩比同龄人稍显弱小,一直哭泣不止,对于他母亲的担忧,黄教授在细语安慰之余,表示小朋友现在年龄比较小,并且应当对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排查后可以施术解除困扰。

 

 

镜头下的房思炼副教授也是忙得目不暇接,身为客家人的他自然而然的与前来咨询的老乡沟通着,和老乡们一起开朗的笑着,他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巧获得了在场老乡的一致认可。

 

活动虽然结束了,但还是有两位婆婆从别处赶了过来,她们在路边拉住了我们,用当地话诉说着她们的困扰,虽然苦无翻译,但是郑穗华主任还是细心的帮她们检查了一下,还贴心的在纸上写上她们能用的药,并再三叮咛。

 

黄美近副教授还为当地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们作了《急腹症》的讲课。本次义诊共接诊群众200余人,派发医院宣传资料、健康教育资料200多份,在当地群众中取得良好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