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生活广播主持人林欣、林伟栋偕同我院任东林副院长、邓艳红主任精彩亮相
(拓展宣传办 讯)新中国成立前:消化道感染性疾病唱“主角”。
新中国成立后,血吸虫引起的肝硬化、营养不良引起的肝腹水、消化道溃疡最常见。
近三十年来,结直肠癌已经成为广州第二大癌,2014年发病率达45/10万,在全国所有的肿瘤登记点中位居首位,炎症性肠病发病也迅速增加。
随着以上“消化疾病谱”的展示,11月23日,我院联合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南方生活广播、广东科技报、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强强联手推出公益讲座——"揭开胃肠道肿瘤的神秘面纱"在图书馆一号报告厅拉开帷幕。
现场一
现场二
作为“衣食住行”的重要部分,“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太重要的地位。事实上,人们也最喜欢问医生:饮食要注意什么?而与饮食最息息相关的人体器官,无疑是胃肠道,它也是人体的生命之道。我院副院长、肛肠外科学科带头人任东林教授以“胃肠道,生命之道”为题,肿瘤内科主任邓艳红副教授则为观众讲解“懂得癌症——如何远离它”,他们用精辟的点评和详实的数据,为到场的近200位观众揭开了胃肠道肿瘤的神秘面纱。
任东林教授讲课风采
任东林副院长在讲座中强调“天人合一”,他指出自然的才是最美的,人应该进食时令性的食物,“不时不食”,他给大家讲解了何为先天之本,何为后天之本,诙谐幽默之余又令人深思。他建议人们要改善饮食习惯如饮食多样化,不偏食,多吃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控制脂肪的摄入,少吃或不吃腌制或熏烤的食物,不吸烟,不嗜酒,不吃霉变食物,不吃过烫饮食,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被污染的不洁食物。
邓艳红主任讲课风采
邓艳红主任则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剖析了癌症从无到有的历程,介绍了如生活习惯、环境、感染与遗传等多种可导致肿瘤的危险因素,她指出,大部分的肿瘤早期无症状,甚至标记物也无异常,只有正确的进行防癌体检方可逮住“肿瘤”这个破坏分子。
签到处人头涌涌
聚精会神听讲座
踊跃参与互动
认真做笔记
观众参与有奖问答环节
讲座后-任东林教授仍为观众解答疑问
讲座后-邓艳红主任被“围住”了
活动当日,不少热心观众九点钟早早来到中山图书馆,更有不少任东林教授的忠实粉丝已经跟随了他的多场讲座。活动现场一号报告厅座无虚席,人气爆棚,专家讲得精彩,听众听得入神,互动环节,听众积极提问,气氛热烈。在讲座后,观众们还意犹未尽,围住专家继续讨教。不少观众反映这是一场帅哥美女教授的养眼组合。
授课专家、活动主办方与志愿者合影
据悉,中山图书馆于2011年创办公益讲座《中山讲堂》,宗旨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每月至少举办一次不同内容的公益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