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贺词】再见,2014;你好,2015
医院动态
阅读:

       

五羊衔稻穗,宝马驾彩云。花城多秀色,水天共氤氲。2014完满收官,2015欣然启动,值此之际,我们谨代表中山六院党政领导班子,向全院职工和社会各界朋友致以新春的祝愿!向节日期间坚守工作岗位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也要感谢各级领导对我院工作的支持和医院全体职工的努力。

2014年是我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攻坚克难的关键之年,也是迎接新挑战寄予厚望的转折之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引进社会资本建设中山大学附属胃肠肛门医院”的方案获得省政府批准,在全国率先摸索大学附属医院的改制之路。该项改革方案在确保职工队伍稳定的前提下,创新改制方式,响应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有关精神。124日,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廖新波宣布广东省政府批复同意中山六院引进社会资本。中山大学校长许宁生、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汪建平、中山六院管理层和骨干等人共同见证了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

2014年,我院立足本职、忠诚服务、业绩显赫。我院食管胃肠外科主任彭俊生教授带领的手术团队在完成多例3D腹腔镜胃肠道肿瘤手术后,再次完成了“3D腹腔镜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胰体尾脾切除”这一高难度手术,标志着我院腹腔镜手术已经进入3D时代,微创外科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科带头人、附属胃肠肛门医院院长汪建平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一种全新的直肠癌根治手术方式:完全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TME)。由我院承办的2014年广州消化道疾病周(GZDDW)创新性的把胃肠外科、结直肠外科、消化内科、肿瘤内科、临床营养、医学影像、康复医学科、造口护理等多个学科的专业内容融合荟萃,搭建了一个高层次、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推动了消化道疾病领域各学科的共同发展。11月还成立了国内规模最大的“中山大学克利夫兰医院国际远程病理会诊中心”,囊括中山大学八家附属医院病理科技术力量,外联美国最负盛名的克利夫兰医院病理科,会诊中心基地设在我院。

医院注重公益性,处处体现社会责任。2月成立了华南地区首个以医务志愿服务为主体内容的常设博士团——“中山六院博士志愿者服务团”,创造一个更为宽容、自由、合作的交流互动平台,拓展医院志愿服务领域。在今年广州“爆发式”登革热疫情中,全院总动员,开设专门病区,共设置了116张专门病床收治登革热病人,建立绿色通道,疑似登革热病人可直接前往发热门诊就诊并进入绿色就诊、检查、住院通道。

 此外,我院还引进了全国疝和腹壁外科学组副组长、广东省疝和腹壁外科学组组长陈双教授担任我院外科学教研室主任,胃肠、腹壁与疝外科主任,为我院雄厚的胃肠肛门外科技术团队注入强劲马力。我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汪建平教授、兰平教授两人联袂入选首届“中山大学名医”,消化内科胡品津教授则入选“中山大学资深名医”。兰平院长还荣膺2014年度中国优秀医院院长”称号他所带领的结直肠癌创新团队还荣获中山大学第三届“芙兰奖”团队荣誉。

放眼2015年,我院学科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我院将继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加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为员工创造更加温馨舒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全院职工守真务实,坚持行医之本、坚守廉洁之风、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继续完善一体化管理道路,开辟医疗体制改革和社会办医的新模式,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再见,2014;你好,2015,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最后,再次祝愿大家羊年工作洋洋得意,生活暖意融融!

                                           

院长:兰平  书记:苗伟

                                             二零一五年一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