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与厦门大学中山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成功举办结直肠癌MDT院际交流研讨会
医院动态
阅读:

 

(肿瘤内科 讯)11月27日,我院结直肠癌MDT团队与来自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的结直肠癌领域专家成功举办了结直肠癌MDT院际交流研讨会。

会上,我院肿瘤内科邓艳红主任和超声科刘广健主任分别就“2015年ESMO直肠癌围手术期治疗进展”和“不典型肝占位病变的超声诊断”进行了专题报告。

邓艳红教授在报告中指出:随着直肠癌TME技术的进步和广泛普及,放疗对直肠癌远期生存获益的价值正逐步减少。相比局部复发,远处转移仍然是直肠癌治疗失败的首要原因。通过单纯化疗取代同步放化疗的模式可以有效避免放疗引起的短期和长期毒性以及对肠道和肛门功能的影响。目前越来越多的关于该领域的前瞻性临床研究正在积极开展,其中我院为主要完成单位的FOWARC研究结果有力的证明了术前单纯新辅助化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刘广健教授则指出,结直肠癌肝转移发生率高达50%,虽然目前各种检查手段发展迅速,但临床对于肝转移瘤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仍然亟待提高。对于小于10mm的肝占位病变需要高空间分辨率的检查,其中高频超声造影能提供相对精准的诊断价值。超声诊断之前,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实验室检查,并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随后,来自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丁志杰教授、王馨教授,浙江省人民医院的袁航教授和我院肿瘤内科医师分别就直肠癌肝转移、结肠癌肝转移、结肠癌肺转移以及乙状结肠癌肝、肺、腹腔淋巴结多发转移4例病例进行了汇报。我院包括结直肠外科、肿瘤内科、放射科、病理科,超声科、胸外科等多个学科在内的MDT团队以及各外院专家分别对上述病例在各自学科领域进行了深入浅出、专业精准的点评和建议。

 

结直肠癌是我国第三位高发恶性肿瘤,由于其全身性、高度复杂性和异质性,使得多学科团队治疗(MDT)成为一种真正能够实现个体化治疗的有效模式,并在临床得到广泛的应用和认可。当前的结直肠癌治疗目标已从挽救患者生命、延长生存时间跃升为预防和早期筛查疾病、保留功能、改善外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手段也从单一的手术治疗,转变为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有机的结合。

我院直肠癌MDT联合门诊开展已有近3年,共对超过1000例患者进行了多学科讨论和会诊,深得患者好评,并在业界具有越来越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次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浙江省人民医院的院际MDT交流活动对我院MDT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通过与外院进行院际的MDT讨论交流,可以促进和加强我院结直肠癌治疗各个学科的全方位发展,并为将来建立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全国性结直肠癌MDT会诊平台提供宝贵的临床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