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肿瘤、妇科肿瘤、前列腺癌、膀胱癌、腹膜后肿瘤……
这类名词,老百姓们见到就想避开。然而根据世界癌症报告估计,2012年中国癌症发病人数为306.5万,约占全球发病人数的五分之一;癌症死亡人数为220.5万,约占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
这似乎已经成了人们避不开的话题,而这样的一些恶性肿瘤在晚期由于肿大淋巴结压迫或是侵犯输尿管引起的上尿路梗阻等导致患者产生输尿管梗阻。由于这类患者,一般病程已进展至较晚期,患者耐受能力较差,无法承受较大的开放手术解除梗阻,而彩超引导下肾穿刺造瘘术虽然快捷方便,但是诸如感染、导管脱落、导管堵塞、结壳等并发症较多,而且患者需要带管生活,生活质量较差。
今天要给大家科普这样一种技术,它叫Resonance金属D-J管。
传统的输尿管双J管,自1978年发明以来,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对于此类晚期患者的姑息性治疗。因其可以在体内解除输尿管梗阻,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它大多由聚合物材料组成,抗压性较弱,尤其应用于恶性肿瘤相关性输尿管梗阻时,引流失败率高达40%-60%,而且需要每3月更换支架,并不是完美的解除输尿管梗阻的手段。Resonance金属D-J管,于2004年开始应用于临床研究。它由内在的安全导丝及紧密缠绕其外的螺旋线圈组成,内有腔隙,外无侧孔,两端钝性,整体形状类似于传统猪尾巴管。其材料主要是MP35N合金,一种无磁性的镍-钴-铬-钼合成金属,具有极强的抗压、抗拉伸和抗腐蚀能力,引流特性良好,而且可以留置体内长达1年,避免了反复手术更换支架所遭遇额外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诊疗风险。
A为传统双J管,内中空,有侧孔,由聚合物材料合成。B为Resonance金属D-J管,因无侧孔,两端钝性,减少了肿瘤组织及输尿管黏膜长入支架内引起的堵塞。
我院每年收治大量的肠癌患者,其中有一些患者是处于结肠癌并腹膜转移术综合治疗后,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因此,我院泌尿外科从2010年开始就尝试使用ResonanceTM金属双J管为这类患者解决输尿管梗阻方面的困扰问题,成绩斐然,目前该技术运用例数在华南地区位居首位。
上图为手术方式,在X线下操作,可术中逆行泌尿系造影,了解外鞘及支架位置,最大可能保证所置入的支架位置良好。
为了对此技术进一步的探讨和改进,4月21日下午两点半,输尿管ResonanceTM金属支架学术沙龙于我院手术室11楼会议室顺利召开。沙龙由我院泌尿外科主办,来自广东省内的1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沙龙。
汪中扬为与会者讲解导管置入的方法
会议由中华医学会广州分会泌尿外科学会常委、我院泌尿外科主任汪中扬主持,我院泌尿外科马波医师带领的博士团队为与会者带来了丰盛的学术大餐。会上直播手术间演示了在X线透视下为因肿瘤压迫导致输尿管梗阻的患者经输尿管置入导管的全过程。术后,马波还以《Resonance?金属双J管的临床应用体会》为题作了精彩报告。
马波以《Resonance?金属双J管的临床应用体会》为题作精彩报告
会上,参与专家们就Resonance金属支架的适应症及禁忌症、手术方法等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交流、学习与探讨。与会者纷纷表示,本次沙龙会不仅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的传授,还有注重实战的经典手术视频的分享,内容深入浅出,形象易懂,使大家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