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下午,广东省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学术活动在我院成功举办。活动有幸邀请到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共5家省内知名医院数十名外科、放射科和超声科的专家和同道们参与,围绕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的综合诊治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本次活动由我院超声科文艳玲教授主持、孙逸仙纪念医院超声科罗葆明主任担任会议主席。致辞中,罗教授指出这种“多中心、多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非常具有特色和临床意义,有利于促进多学科之间的互相了解与合作,有助于分享不同中心的经验,缩小不同中心诊疗水平的差距,从而提高我省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综合诊治的水平,使广大患者更多受益。
附属第一医院匡铭副院长分享了他们肝脏外科和超声介入科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的外科治疗以及超声引导下经皮消融治疗的经验,内容精彩,获得广泛好评。匡铭教授指出,超声引导下经皮消融治疗肝转移瘤已经成为临床微创治疗的一种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与外科手术互相补充,最终为提高肝转移瘤治疗的局部疗效,改善患者生存及预后做出积极贡献。
我院放射科周智洋主任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的放射诊断进行了精彩报告,分享了我院使用640排螺旋CT、高场强MRI以及新型肝细胞特异性MRI造影剂等先进技术和设备在诊断结直肠癌肝转移瘤方面的经验。周主任指出,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的精准诊断有赖于影像技术和设备的进步,我院先进的CT和MRI设备以及先进的普美显造影剂大大提高了结直肠癌肝转移瘤定性诊断和微小病灶探查的能力和水平。
随后,我院肿瘤内科胡华斌博士从肿瘤内科治疗的角度阐述了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化疗方案选择的策略。胡博士指出,随着近年来对肿瘤基础研究的深入、大量新型的化学和靶向治疗药物的出现以及治疗方案的优化,抗肿瘤药物治疗为近年来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改善的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院超声科刘广健主任也对近年来超声影像技术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瘤诊断和探查方面的进展进行了报告。刘教授指出,超声造影技术是超声影像的一次革命性进步,大大提高了超声检查在肝转移瘤诊断和探查方面的能力。我院更是创新地使用高频超声造影技术,在结直肠癌微小(<10mm)转移瘤的诊断和探查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相关研究结果被美国超声协会2016年年会邀请进行了大会口头报告。刘教授指出,超声检查无创、无辐射,性价比高,超声造影技术更是能够实时高分辨率的显示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血供状况,已成为临床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在我院,超声检查联合放射学检查(尤其是MRI检查)已成为肝转移瘤患者影像学检查的经典搭配,满足了临床绝大多数情况下对肝脏转移瘤诊断和探查的需求。
最后,我院分别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佛山市人民医院及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分享了疑难病例,就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的诊治进行了MDT讨论。在讨论中各个专科的专家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就结直肠癌肝转移瘤诊治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互相交流经验。
本次活动集多中心、多专业专家于一堂,就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的诊治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有效地增进了各专业间的互相了解,有助于提高各中心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综合诊治的水平,同时让参加学术交流的青年医师们也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