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两项研究入选2016年欧洲肿瘤学年会(ESMO) 壁报展示
医院动态
阅读:

2016年欧洲肿瘤学年会(ESMO)于10月7日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我院肿瘤内科主任邓艳红教授团队关于直肠癌新辅助治疗领域的两项研究双双荣获本次大会壁报展示。

一年一度的ESMO是肿瘤界的盛会,来自世界各地160多个国家超过2万人参加会议,各项重要研究进展也将在大会上报道,本次会议中结直肠癌领域的摘要共146篇。下面简单介绍下两项研究的主要内容:


新辅助治疗后血液中淋巴细胞总数下降比例与肿瘤退缩相关: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

基于我院既往牵头开展的大型随机对照临床研究(FOWARC)(初步结果已发表于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杂志,IF 20.982)在此基础上,邓艳红教授研究团队进一步发现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过程中淋巴细胞数目变化与肿瘤退缩分级(TRG)显著相关。研究发现,85%接受了新辅助治疗后的直肠癌患者都出现了淋巴细胞计数的下降,其中新辅助治疗后肿瘤退缩良好(TRG0-1)的患者其下降比例要显著低于退缩不佳(TRG2-3)的患者(p=0.011)。

上述研究发现提示,淋巴细胞的消耗可能提示在新辅助治疗过程的免疫应答,并且有望在后续的临床实践中作为预测新辅助治疗敏感性的一个指标,为实现直肠癌个体化治疗和提高患者疗效、改善预后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邓艳红主任及吴泽华硕士在会场展示该研究壁报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肿瘤退缩分级与检出淋巴结数目及状态的相关性: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

目前,对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的患者,术中淋巴结检出数目是否与肿瘤退缩分级和预后相关目前国内外均无定论。针对该临床问题,邓艳红教授研究团队通过对FOWARC前瞻性临床研究数据进一步分析发现,肿瘤退缩分级TRG 0-3级中位淋巴结检出数目分别为8,10,11,13枚(p=0.001),淋巴结阳性比例分别为7.8%,14.7%,21.8%,38.3%(p<0.001),癌结节阳性率3.9%,7.7%,16%,21.1%(p=0.002),脉管癌栓或神经束浸润比例分别为0,4.2%,9%,12.7%(p=0.005)。结果提示,对于接受新辅助治疗后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手术检出淋巴结数目少并不预示着预后不良。在当今TME手术原则下,新辅助治疗后手术获取的淋巴结数目少反而可能是肿瘤应答良好,预后较好的表现。

如果上述研究结果得到充分验证,将有可能在不损伤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同时,筛选出部分可免去术后辅助化疗的患者,为优化当前直肠癌诊疗指南和临床路径提供依据。



邓艳红主任及其张剑威博士在会场展示该研究壁报


据悉,本次ESMO年会的主题是“From disease treatment to
patient care(从治疗疾病到关注病人)”,在肿瘤治疗过程中的人文关怀越来越受到重视,秉承这一宗旨,进一步推动国际、国内临床肿瘤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提倡规范化综合治疗,积极推动学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