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宣传办 讯)12月8日,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专业委员会在上海成立。专业委员会成立的第一届大会暨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在上海召开。我院食管胃肠外科主任彭俊生教授当选为首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此外,我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寇秋野副教授也顺利当选为委员。
本次肠外肠内营养学专业委员会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李幼生教授发起,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授权成立的二级机构。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知名专家教授参加了此次大会,共同见证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大会根据《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二级机构选举办法》,选举产生了第一届专委会委员名单。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肠外肠内营养专业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加强营养的代谢与支持研究,规范肠外肠内营养支持适应证,合理使用肠外肠内营养,预防及处理肠外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改善肠衰竭及危重病人预后。业务范围包括制定临床营养支持流程与路径,编写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指南,开展规范的培训和对患者的教育,加强营养的代谢与支持研究,预防及处理肠外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适当开展与发达国家的学术交流。目标是为患者提供安全、有较好的“效价比”的营养支持、使患者受益。
彭俊生
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胃肠外科与临床营养界知名中青年专家。
从事食管、胃、结直肠肛门外科临床工作20多年。擅长食管,胃肠,胰腺,肛门疾病等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对食管癌、食管反流性疾病、胃癌、结直肠癌、肠瘘、溃疡病、消化道出血、短肠综合征等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对胃肠癌根治性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脾切除术、中下段食管癌根治术、贲门失弛缓症Heller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肠瘘手术、肠系膜上动脉压痛综合征、胃肠间质瘤手术、先天性食管闭锁、PPH手术等有较丰富的经验。近年来成功开展了腹腔镜(微创)胃癌根治术、结直肠癌根治术、胆囊切除、胸腔镜食管肿瘤切除、双镜联合治疗早期胃肠肿瘤等手术,外科手术治疗配合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明显地提高了消化道中大手术的成功率和治疗效果。
寇秋野
副主任医师,重症医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山大学八年制医学生全程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从事危重症管理工作近20年,在外科危重病人围手术期管理;危重病人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管理;脓毒症的基础与临床;危重病人血液净化治疗,危重患者营养治疗等方面有一定的建树。主持省、厅级科研基金项目5项。发表论文30多篇。参与编写《外科学》电子版五年制教材第八版,《ICU诊疗指引与管理规范》,《重症医学》,《重症医学年鉴》,《胃肠手术策略与操作图解》等多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