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满怀信心和期待,2017继续前行!
医院动态
阅读:

北疆瑞雪早,南国春意浓。神猴辞旧岁,金鸡迎新春。我们即将告别2016年,迎来2017年的第一缕阳光。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所说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值此岁序更迭,辞旧迎新之际,我们谨代表中山六院,向全院职工及家属,向全体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中山六院建设与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朋友致以新年的祝愿!向节日期间坚守工作岗位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2016年,是我们励精图治、开拓创新的一年,也是满载收获、捷报频传、令人振奋的一年。经过2015年全院上下凝心聚力、追求卓越的辛苦付出,2016年1月22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顺利通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正式评审!3月15日,我院正式挂牌“三级甲等医院“,迈入历史新纪元。

这一年,我们着力提升质量,人才培养成果丰硕。持续强化人才引进,支持学科创新发展。兰平教授获广东省特支计划“南粤百杰”,刘志华副研究员、骆衍新副研究员、万香波副教授3人入选“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彭俊生教授获得“中山大学名医”称号。汪建平教授荣膺英格兰皇家外科学院院士,这是对外科医师的最高肯定之一。

这一年,我们着力推进创新,科研能力显著增强。2016年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达18项,创历史新高。汪建平教授带领的结直肠肛门外科团队在低位直肠癌保肛保功能方面的研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实现我院国家级科研奖励的重大突破;结直肠肛门外科骆衍新副教授获吴孟超医学青年基金奖;放疗科万香波副教授获国际遗传工程与生物技术中心归国人员早期启动基金;睡眠呼吸障碍诊疗专科张湘民教授应邀作为唯一中国讲者在欧洲EUROSAS2016学术大会作口头报告;以邓艳红教授为第一作者,汪建平教授为通讯作者的结直肠新辅助治疗领域的研究论文发表在顶级肿瘤学杂志JCO,影响因子20.982;重点实验室获得学校三大建设平台经费的重点支持,汪建平、兰平、彭俊生、任东林及王磊等教授团队分别进入学校重点支持的首批大团队大项目名单。硕果累累,亮点纷呈。

 这一年,我们着力服务患者,医疗水平不断提升。6月,我院成立胃肿瘤多学科联合(MDT)门诊,通过现代“圆桌”会诊,为就诊患者打造精准个体化治疗服务。9月,华南地区首个“生育力保存库”落户我院生殖医学中心,为有特殊需要保存下一代“种子”的家庭尤其是肿瘤患者家庭带来希望。10月,我院举办广东省提升县级医院胃肠诊疗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启动会,将与62家县级医院胃肠诊疗服务正式绑定,开启广东省级分级诊疗的新篇章。10月底,国内首个肠癌筛查粪便基因检测项目新闻发布会于我院正式召开,通过检测粪便基因精准排查早期肠癌风险。漫漫征程,历历在目。

这一年,我们着力传承情怀,文化建设蓬勃发展。六院虽小,情怀却很大;年龄虽小,梦想却很大;手术刀虽小,力量却很大。从为环卫工人义诊、炎症性肠病医患快闪到医务人员自发组织仪式沉痛悼念陈仲伟医生,重温恪守天职、坚守岗位的誓言,呼吁全社会零容忍伤医辱医的暴力行为、共同构建健康的医疗环境;从我院兰平院长、康亮副教授万米高空毫不犹豫、挺身而出为外籍男子实施医治,到我院党委书记苗伟、院长助理郭学峰等一行不远千里,赴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边坝县卫生服务中心,举行与对口帮扶边坝县卫生服务中心签约仪式、爱心捐赠仪式。无不体现出医者本色,体现出六院的大善大雅以及家国情怀。

 

承前启后创伟业,海阔天高正当时!回顾2016,我们辛勤耕耘、硕果累累,展望2017,我们满怀信心、步履坚定。2017,更是我院成建制移交中山大学、挂牌成立十周年,我们要继续恪守“守真”院训,弘扬“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坚持“患者为先”的服务理念,凝聚共识、共谋发展,高瞻远瞩、精心谋划,整合资源、打造品牌,加快建设、拓展服务。会发生些什么?我们拭目以待!

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上下同欲者胜。愿所有的六院人在新的一年里,都能感受到院训“守真”带给我们的信心和力量,感受到学校和社会对我们的期冀与嘱托,在实现自我理想和我们共同理想的道路上,用最为美好的家国情怀,在建设我们心目中美好的六院、建设国家和世界美好未来的征途上,昂首阔步,不断奋进!

不执于旧,无畏于新;一缕之任,千钧所托;山在远方,路在脚下。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加油!

 

 

院长:兰平 书记:苗伟

2017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