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肿瘤内科团队研究入选2018年ESMO-ASIA会议口头报告
医院动态
阅读:



11月23日至25日,第四届ESMO-Asia(欧洲肿瘤内科学年会-亚洲分会)在新加坡拉开帷幕。在今年的ESMO亚洲年会上,我院肿瘤内科邓艳红教授团队的一项关于直肠癌新辅助化疗不同方案比较(mFOLFOXIRI vs. mFOLFOX6)的倾向性评分研究入选会议口头报告(Oral presentation)。

ESMO-Asia是由ESMO与亚太地区各国临床肿瘤协作组共同举办的年度盛会。会议云集了各国肿瘤学领域的专家,已有越来越多的重磅研究在大会报道;此外,会议还设置有继续教育专场,讨论临床实践问题,普及最新肿瘤治疗进展,共同为战胜肿瘤贡献力量。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当前标准治疗仍是5FU为基础的新辅助放化疗,虽然降低了局部复发率,但由于全身系统性治疗的延迟,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远处转移。长期以来国际上多项研究均在探索强化术前的治疗,以期降低远处转移,改善直肠癌患者生存预后。但国际上5项引入奥沙利铂作为放疗增敏剂的研究,只有一项取得阳性结果,其余几项研究均为阴性。

另一项由汪建平教授和邓艳红教授牵头的FOWARC研究,引入全量FOLFOX作为新辅助治疗方案,在2018年ASCO大会上口头报告了最终结果,主要研究终点仍然是阴性的。FOLFOX联合放疗显著提高了pCR率,而单纯FOLFOX新辅助化疗pCR率较低,但并未影响局部控制率和3年DFS。

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在FOWARC研究之后我们开展了另一项研究:mFOLFOXIRI单纯新辅助化疗的单臂探索性研究,希望进一步强化全身治疗方案,可改善生存获益,该研究初步的病理结果已在2017年ASCO上poster报告。

在今年ESMO-Asia大会上,我们将这两项不同的单纯新辅助化疗方案进行了直接比较(mFOLFOXIRI对比mFOLFOX6新辅助治疗),采用倾向性匹配评分平衡两组基线,结果提示,mFOLFOXIRI方案新辅助化疗对比mFOLFOX6方案显著提高了pCR率,达到16.7%,与标准CRT治疗历史数据相近,但两组肿瘤降期率相近。主要的毒副作用是血液血毒性,均为可控,mFOLFOXIRI发生3-4级中性粒细胞下降的比例为42.2%。但最后pCR的提高是否能转换成生存的获益,有待更长时间的随访分析。

该项研究同时也被评选为ESMO-Asia优异奖(Merit Award),近年来,我院肿瘤内科团队已经在ASCO、ASCO-GI、ESMO、ESMO-ASIA以及CSCO等多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级肿瘤学会议获得多项口头报告和壁报展示的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