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下午,中山大学孙冬柏常务副校长带队来我院调研肠道微生态研究平台建设情况,中山大学副校长、我院结直肠肛门外科兰平教授作为平台负责人一同参加调研,我院黄美近副院长、吴小剑副院长、相关科研人员参加了调研座谈。
会上,孙冬柏常务副校长及大学职能部门有关同志详细介绍了深圳光明科学城规划建设情况,以及中山大学参与其中重大创新研发平台、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国家级科学技术中心、转化医学重大设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试基地等建设的规划,随后吴小剑副院长介绍了医院科研平台现状和微生态研究平台建设情况。
孙冬柏常务副校长谈到,目前国内模式动物中心和微生态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学各附属医院和医学院必须聚焦于人体研究需求,思考如何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抢占先机、在广东高校中提前布局大研究平台建设和大科学装置。在微生态研究领域我院有着很好的研究团队、平台基础,大学期望借深圳校区建设的契机提供必要平台和设施支持,由肠道微生态与疾病的研究,到体外肠道模型的建立,进一步拓展到环境微生态和人体微生态的系统研究。
兰平副校长补充道,要达到人体微生态研究目标,必须将围绕人体健康开展研究的科研团队先组建起来,有意识招揽相关人才、配置科研设施设备。通过几年的努力,我院已经储备了一批相关学科的人才和研究项目,目前也正在牵头洽谈粤港澳高校间的微生态方面的学科合作,但目光不能局限在消化道的某一组织或器官,更要打开全面的视野和创新思路。
最后,孙冬柏常务副校长代表学校提出期待,希望未来我院可以联合中山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等相关院系共同搭建研究平台,抓住机遇从“micro”进化到“macro”,以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带动药物研究和医疗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