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由中国医师协会、《医师报》社主办的第四届医学家峰会在北京召开,我院黄美近副院长荣获2018中国健康星“十大医学创新专家”称号,我院胃肠专科荣获2018中国健康星“十大公益医院/科室”奖项。
“《医师报》医学家峰会”旨在打造业内有影响力和品牌力的医学家们的巅峰盛会。在第四届医学家峰会上,中国医师协会张雁灵会长、葛均波院士、陈孝平院士、张英泽院士等8位院士、全国各地的院长、科室主任以及医药界先锋企业代表共400名嘉宾参加会议。
自2016年起,医师报发起“推动行业前行的力量”系列评选,以树立行业正能量,挖掘和鼓励更多优秀医务工作者,充分展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精神。作为胃肠肿瘤关键与实用技术的改良者,我院黄美近副院长对胃肠肿瘤诊治技术进行不断的突破创新,例如在国内首推高位淋巴结清扫与低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保留左结肠动脉的技术操作,以减少或防止低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这一棘手问题的发生。黄美近副院长一直致力于推动胃肠肿瘤诊治领域发展前行,此次收揽2018年中国健康星“十大医学创新专家”荣誉无疑是最好的肯定和支持。
每一位奋斗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都是推动医学行业前行的重要力量,更是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主力军。在第四届医学峰会上,我院胃肠专科团队荣获2018中国健康星“十大公益医院/科室”奖项,这是对我院胃肠专科团队投身公益活动的支持和鼓励。我院任东林教授在《医师报》采访中也谈到,“通过我们的技术和服务,为当地百姓提供更好的医疗,这是我们建院的初衷”。他一直主张把科室当做家一样来建设,患者就是家人,要以善良的心关心和爱护患者。多年来,我院胃肠专科团队也一直坚持这一原则,精准扶贫,以巡讲系列活动、开展大型培训班、建立广东省内胃肠疾病远程医疗中心三大方式开展对省内62家县级医院进行对口帮扶工作。同时开展《结直肠癌诊疗规范》系列巡讲活动,每年以学术直通车的形式在省内各地举办5~7次继续教育活动,将最新的诊疗规范和学术进展在省内进行有效传播。
未来,我们也将不断巩固、提高、突出我院胃肠专科特色和优势,以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胃肠道肿瘤诊疗中心”为目标,不断鞭策自己提高临床服务、人才培养、医学科研等能力,围绕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发挥好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和支持。
胃肠专科简要事迹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肠专科,拥有多名权威专家和一线医务工作者致力于胃肠重大疾病的预防和诊治。我院胃肠道肿瘤专科团队历时20年形成的完整直肠癌保肛门功能、保性功能和保生育功能关键技术体系,已于2016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于2018年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我院现开放床位近700张,年手术量达10000台以上,是国内外规模最大,专业齐全,特色突出,有较大影响力的胃肠专科疾病诊治中心,并且于2016年通过医院等级评审成为综合三甲及胃肠专科三甲医院,是全国唯一的三甲胃肠专科医院。
同时作为专家组组长单位,我院协助国家卫计委等部门完成了结直肠癌、胃癌等治疗规范。目前已经由卫生部正式发布《结直肠癌诊疗规范》的2010年版以及2015年版。而且广东省卫生厅在全省召开的《规范》培训班,由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承办,培训对象包括广州、深圳、珠海等二十个地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肿瘤医院与结直肠癌诊疗有关的内科、外科、病理科、放疗科主治以上医师。
院内学科的持续长久发展离不开人才建设。我院胃肠专科坚持“从外引进,从内培养”的方针措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逐渐改善专科人员结构,持续提升整体学历水平。科研水平显著,近5年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223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2项等。其中我院代表性成果“在围手术期应用mFOLFOX6化疗方案[奥沙利铂、四氢叶酸、5-氟尿嘧啶(5-FU)]是否可以改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患者的无疾病生存(DFS)”的临床研究入选为ASCO年会口头报告中唯一的中国研究,相关成果也发表在肿瘤学顶级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