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地区多项首例,由这位广东医师完成!
医院动态
阅读:

西藏林芝市由于高海拔、人烟稀少、交通不便,没有足够的医疗筛查手段,加之饮食习惯易诱发消化道疾病,使得林芝人民饱受其苦。

带着初心与使命,我院胃肠、疝和腹壁外科李英儒主治医师前往林芝市人民医院支援,完成该地区首例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首例腔镜食道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首例腔镜胃癌根治术,以先进医疗技术填补藏地诊治空白,搭建起紧系藏区与内陆人民的友谊之桥。

完成首例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医生,这可如何是好?”林芝市人民医院普外科诊室里,一对藏族夫妇惶急无措。

跟着丈夫前来求诊的藏族卓玛30多岁,是林芝地区下面一个贫困县的农民,长期便血已一年,但由于农务繁忙,一直来不及检查。丈夫趁着农闲的时候,带她来林芝市人民医院做个肠镜,没成想却发现是个右半结肠肿物,病理提示为中分化腺癌。

这个消息对于卓玛一家无异于晴天霹雳,意味着他们又要转诊至拉萨或者是内地医院,本来就是贫困户的这个家庭实在是承担不起。

事实上,对于结直肠癌这种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及时手术一般能有不错的治疗效果。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普及,疼痛少、恢复快、美容效果好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也越来越普遍,沿海地区大部分患者都能得到切实、及时的救治。但是在林芝地区,由于条件限制,要做到肠镜筛查很难,筛查出肿瘤后要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更难。病人不得不长途跋涉转诊,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该院普外科阿多主任仿佛看穿了卓玛丈夫的心思,安慰他道:“我们这里来了一名援藏的医学博士,他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一定能给你解决。” 

随即,阿多主任召集全院相关科室的负责人与前来援藏的李英儒医生一起会诊制定手术方案。鉴于病人年轻,而且肿瘤符合做微创手术的指征,李英儒决定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由于该例手术是林芝市人民医院首例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李英儒与该院普外科团队一起仔细模拟流程,精心准备,于9月19日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手术顺利,效果良好,术后第2天患者就开始喝水,第3天下床活动,一周出院。

不仅患者的生命危机得到解除,更挽救了一个有可能因病致贫致苦的家庭。雪白的哈达,鲜红的锦旗,医患紧紧交握的双手,是无声却会一直传唱在藏地的赞歌。

开展首例腔镜食道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

食管裂孔疝与胃食管反流病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尤其是在高原地区,气候寒冷,饮食以牛羊肉、酥油茶、辣椒等为主,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率较高。但是,由于当地居民对此类疾病认识不足,许多患者选择长期忍受,即便就诊后也没有接受规律的治疗,长此以往,患胃癌、食管癌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李英儒到达林芝市人民医院后,积极推进食管裂孔疝和胃食管反流病的科普工作,指导医护人员开展疾病诊断和手术技术相关培训,并面向患者讲解疾病科普以及术后护理知识,帮助林芝人民更进一步知病防病。

9月24日,李英儒帮助该院普外科团队开展了首例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胃底折叠术,手术十分顺利,术后第1天,病人就感觉平时反酸症状消失,并开始下床活动,一周后平安出院。成功的手术让患者和家属感激不已,更填补了林芝地区相关手术经验的空白。

实施首例腔镜胃癌根治术

林芝市人民医院还有一位72岁的藏族阿伯,长期贫血,胃镜检查发现胃窦癌,原本已打算转去内地医院。后来得知李英儒已经在林芝地区开展了多例腹腔镜手术,信心倍增,决定留下来治疗。9月28日,经过充分准备,李英儒给阿伯实施了林芝地区首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术后第1天可以喝水,第2天便可下床自由活动,恢复良好。阿伯及其家属感动不已,每次早上查房,都要给李英儒倒上一杯亲手做的酥油茶,以表谢意。

李英儒医生作为中山六院代表出征援藏,帮助林芝市人民医院成功完成该区三项首例手术,不仅造福病患,更是把技术与经验留给当地医院,真正践行了新时代医务人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