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队日记:“比起工作的累,你们的病痛更让我们揪心!”
医院动态
阅读:

TA们

在这无硝烟的战场上

于武汉的寒夜里

手提心灯

“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

TA们

是真正的“南丁格尔”


患者的一句感谢,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我院医疗队队员、重症医学科毕诗敏护师在忙碌工作的间隙,写下了长长的日志,将自己护理过的每一位患者都深深记在心里。


2月2日晚上,接管监护室病人,都是病重与告病危的患者,其中u8床的患者已经心率快,血氧低,但当知道她们是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护士,是自愿报名从广东驰援武汉的医疗队时,还是马上带着笑容对她说:“那你们了不得了,你们都辛苦了!”

纵然隔着起雾的护目镜,从他的笑容中,毕诗敏看到了他对医疗队战胜这场战役的信心,也看到了他对医疗队的感激。

她记得,告病危的u5床情况是真的很不好,心率快,呼吸一直都是四五十次,而且气促明显。但是由于目前条件的限制,医院中心供氧的压力不够,只能用传统的"大炮"来供氧,满满的一大瓶氧也只能够他1个小时使用。每个小时我们都需要从病区外推一瓶新的氧气给他重新换上,即使是这样,他的血氧也就70多,让毕诗敏揪心不已。

直到晚上8点,护理组还没来得及吃上晚饭。这位u5床的患者喘着气,还是强打精神对护理组说:“真的辛苦你们啦!”

毕诗敏在日志中写到:“对于我们医护人员来说,得到病人的信任和认可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病人的一句‘你们辛苦啦,谢谢你们!’就是我们工作的动力,也请你们相信我们,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和你们一同抗战这场战役。”

“累了,叉会儿腰~”

2月3日,毕诗敏一上班就是停不下来的节奏,在给患者抽血做动脉血气分析时,头一低,她的护目镜里全是雾气,完全无法看清抽没抽到血,只能用手扶着针,头抬起,等雾气慢慢散去,如此反复几次,针堵了。没办法,只能和阿姨说对不起,幸好阿姨也很理解,一句轻柔的“没关系”,让她感动不已。

本来,作为icu的护士,抽血气一直是毕诗敏的强项。但是此刻隔着3层手套,戴着非常容易起雾的护目镜,有点使不上劲的感觉。毕诗敏感叹,幸好患者也很理解医护的难处,最好的护患关系就是大家能互相理解。

前一天让她揪心的u5床患者上了无创呼吸机,血氧一直都是七八十左右,带了一整天的面罩,病人特别的不耐受,一直在挣扎,毕诗敏想,病人也很清楚,带着无创呼吸机很难受,但是拿掉可能命就没有了,所以他只能在病床上不断地动来动去,只求换来片刻的舒服。

护理组劝他不要乱动,一动他的氧只会更差,气更喘,病人很艰难的说他难受,不舒服。这时候毕诗敏的心也紧紧地揪着,多么地希望病区能有一台呼吸机,真的,只要他插了管上了呼吸机,他不会这么难受,我们不会这么揪心。

眼看着他的氧饱和度下降至50,烦躁不安,护理组一直在旁守候观察,终于发现原因是无创面罩移位,才导致氧饱和度下降,及时调整面罩后患者氧饱和度上升,平静下来,等到交班时,患者氧饱和度终于上升至88%。

除了u5床,还有u7床也是一个很棘手的病人。这位病人是从icu转过来的,有高血压病史,两侧大腿外侧都是带入压疮,病人不能自主活动,没有办法自己翻身,四肢严重水肿,末梢循环很差,肢端肿胀发绀。

接班时病人血氧饱和度只有60多,没有呼吸机,没有高流量氧疗机,只能在面罩吸氧的情况下给她加用鼻导管吸氧,患者的血氧也只能维持在70左右。在患者严重水肿,血管都看不到的情况下,护理组的小伙伴还能克服困难建立静脉通道,真的要给她们点赞。交接班时给患者翻身,换床单,等一切弄好都快凌晨1点了,这时候病人的血氧只有50多,属于下一班的忙碌才刚刚开始。

“明天,继续加油!”

与2日相比,3日很多患者的情况都好转了很多,原因是很多病人都用上了我们医疗队带来的制氧机,很多病人的血氧饱和度都得到了改善。

下班已是凌晨,但毕诗敏觉得这是几天以来最为充实的一天,有在icu工作的那种紧张感,有因为医疗条件限制带来的无力感,有因为患者理解的欣慰感,也有看到患者好转的成就感,真是百感交集。也很感谢小组成员的帮忙,尤其是景毅,因为穿着防护服很闷很热,他不舒服头晕,但是他也一直在坚持着,跑来跑去帮大家的忙,真的是一个超级大暖男。

日志的最后,毕诗敏郑重写下:“虽然今天很忙也很累,但一切都值得!护理第五小组加油!”


以病人为中心,急病人所急


我院医疗队队员、内科高志茵主管护师也写下了点滴心语,纵然需要管床的患者再多,也要不允许丝毫松懈。

今天,是我们来到武汉汉口医院的第5天了,每天都在适应这医院的工作及环境,但是我觉得万变不离其宗,就是我们护理的是以病人为中心,急病人所急,不忘初心。

日常,或许觉得找医生是一件普通,平常的事,但在这个非常时期,可不见得。我们医生护士都是4小时轮换,每个人上班都穿上隔离衣,对于病人来说没有一个医生护士是熟悉的,也不知道当前这个人究竟是医生还是护士。值班时,护理病人时发现一位老伯抱着氧袋吸着氧,气喘吁吁的缓慢向着护士站的方向走,原来他是很着急的找医生,我扶着他把他送回病房并向他保证帮他找医生来看他方可答应回病房休息吸氧,接着找到医生去看他,他才放下心,脸上终于有一丝笑容,安心的在床上休息,并对我们千恩万谢。简单的道谢,也会让我们心生暖阳。

昨晚,41床干咳,测体温37.5,在这个时期,她很担心自己病情,尤其是有发热跟咳嗽,她要找医生,但是医生在监护室里忙,跟她解释后,并把她情况记录下来给她看,才知道我们对于她的事是上心的,到后来药从药房拿回发给她并交待她吃药的事项,她才放心。

在呼吸科,在这新型冠状肺炎面前,我们最直白的血氧指标尤为重要,昨晚给病人监测血氧时,血氧监测机可能灵敏不够,给病人测血氧时监测不出来,而我就一个手指一个手指给她测,终于能测出她的血氧有99%,我松一口气,她也笑了,她说你很认真,没想到你会一个手指一个手指给我测,谢谢你,你真的很认真,真的为我好。她为表感谢,知道我们穿着这隔离衣没法吃水果,仍坚持给我们送水果。

是的,我们每一位医务人员都是为你们好,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怠慢,或许你们觉得这事很小,但是确实是我们需要做的,需要关注的。在何时何地,我们医护工作者不忘初心,尽心尽责。只要在这岗位上,坚守岗位,不允许一丝一毫的怠慢,一丝一毫的疏忽,当你需要医生,我们给你找,当你需要护工我们给你当,当你需要治疗,我们尽心尽力为你治疗,我们就是这样给武汉加油,相信武汉的明天一定会更好!武汉加油!


“战疫”中的立春


2月4日,是传统节气立春,我院医疗队队员、手术麻醉中心许德强护师记下了战“疫”中不一样的立春,期盼着曙光的到来。

今年的立春和往年不太一样,不知不觉,我和我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战友们支援武汉已经第七天了,立春的今天,我睡觉醒来,拉来窗帘,看着武汉的天空;打开窗门,呼吸着武汉的空气;打开房门,感受着武汉的现状,我在祈祷着武汉好起来、中国好起来,我想这是全国乃至世界的声音。

立春,关于武汉传来了很多声音,这种声音是让全国人民安心的声音。国家防化部队进驻武汉,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火神山医院在立春之际开始收治患者,缓解了武汉的床位紧缺问题,转运患者分秒必争。立春中最棒的快递员,就是我们可爱的部队运输车队,为武汉带来各种物资。国家卫健委将组建3000多人医疗队接管新的重症患者收治病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愈患者人数越来越多。对于医护人员防护的口罩和防护服紧缺问题,全世界在动起来,纷纷捐赠,工厂也在加班加点没日没夜的生产着…所有关于武汉的声音,都是那么振奋人心,战胜病毒指日可待。立春,我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医护人员,依然坚守在武汉,驻扎武汉市汉口医院呼吸七科,队员没有一个感染,没有一个人掉队,纪律严明,敬畏生命,敬畏章程,敬畏职责,不畏生死,不忘初心。

立春的今天,清晨我醒来回忆了一下,文卫平院长、李汉荣书记和各位院领导的关怀和鼓励。爬起之前,第一件事永远是拿手机,看到姚麟副院长在147人的群里回复着每个队员的问题,发布着规范管理,以及关怀我们的信息。当我在楼下晒太阳的时候,远处胡浩处长的身影依然边走边接听着电话,为我们大家张罗物质和生活起居的用物。

看着阳光,我不由得记起杨春华主任对我们说的那句话“只有你们小年轻喜欢过生日,我这个年纪是不想过生日的”,他的这句话蕴含了珍惜时间,为此生做有意义的事。午餐时分,郅敏主任告诉我,要把所有人的饭送到门口去,母性关怀,剃发援汉。韦民主任的“酸爽”二字透露出心系患者,鞠躬尽瘁。陈雷医生是我们勤劳的超市采购员无怨无悔,以及王苏网医生工作中全力以赴的状态。

即将上班,刘爱红护士长提醒着队员们,抓紧时间奔赴战场。可爱的晓静老师,她是笑得多么亲切还带有一些神奇的力量。景毅、诗敏、贺芳、小玉、志茵、婉玲就像小蜜蜂,还有福香那发自内心的眼泪,我们医疗队就是一家人。立春,我和家人团结在一起,生活中的家人,战斗中的勇士。

立春,监护室里,患者呼吸困难,那种频死感的声音,谁体会过呢?我想只有患者自己才能体会那种难受,面对患者,我的战友们奋力抢救,打补液,搬氧气桶吸氧,准备抢救车…大家各司其职,动作敏捷、条理有序;护士站里,医生目不转睛紧急开医嘱,护士两人迅速审核医嘱;治疗室内,堆积如山的补液,瓶盖声、勤快手和火眼金睛;走廊里,患者打开水的身影,医生与患者的谈话的场景,护士推着治疗车的背影,还有那等待中的家属,领着患者的药物和晚餐,他们渴望被救助的眼神,久久的印在我心理;病房里,干咳声,用力的呼吸声,患者无力的躺着,用渴望的眼神注视着白衣天使的走来,渴望十八般武艺用在患者自己身上,早日出院,再也不用晨抽血、量血压测体温,再也不用输液输氧,再也不用带上口罩。

所有的一切,我告诉我的患者,要加油,一起挺过去,立春,这个古老而迷信的节气,鼠年的今天,我祈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们“快鼠康复,早日回家”,我坚定胜利“鼠于”我们,我相信“鼠光”定会到来。

敬最美“逆行者”

期待你们平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