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医院感染管理科是医院防疫的“守门员”。他们是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的“参谋部”,是制定院内疫情防控就诊路线的“规划师”,也是每一名临床医护的“卫生员”和“督导员”。医护人员守护的是患者,而“感控”,则守护着整个医院。
5月28日,我院党委组织开展了“抗击疫情,感控先行”为主题的守真讲堂之“战疫英雄说”活动,邀请姚麟、黄晓静、刘爱红、封福香、向景毅5位战疫英雄为大家讲述感染控制与管理(简称“感控”)工作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临床一线持续发挥重要作用。活动利用钉钉直播,开设线上“云”讲堂,全院党员群众在线参加学习。
广东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长、我院副院长姚麟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张张生动的图片为大家讲述了武汉前线救治经历,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十六字人生信条“详细规划、从严执行、重视细节、享受生活”。他特别强调,感控工作要重视细节,“在疫情防控中,医护人员和患者戴口罩、做好手卫生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是行为习惯的要求,也是院感防控最基本的要求,不管在疫情防控一线,还是在发热门诊、隔离病区等区域,只有医护人员和院感医生密切配合,提高防控意识,做好自我防护,才能有效阻断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医疗队做到‘零感染’,与院感人员的严谨和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医疗队员黄晓静护长在前线负责感控工作,她的任务是保证医疗队每一位队员防护严密,让每一个队员都能健康平安地回家。她说:“这次各地支援湖北的医疗队中,无一例外都配备了院感专家和医生,可见院感工作在整个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重要性,院感人员扮演着病区防护监督员的角色。检查防护用品是否合规,协助进入隔离病区的医护人员穿好防护用品,做好防护措施,指导即将离开病房的人员规范脱卸防护用品……每一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操作都必须确保无误,否则均可能导致医护人员感染病毒。”
医疗队员刘爱红护长说:“院感人员是一线医护人员背后的‘安全绳’,只有这根‘安全绳’够紧实,够牢靠,医护人员才能安心地从病魔手中抢回患者。面对疫情,作为医护人员的我,责无旁贷,我为人民给予我的荣誉而自豪,但也觉得自己还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我要感恩这个美好的时代,国家制度的优越、白衣战士的情怀、全社会的支持,所有人对生命的热爱都在这次战疫过程中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成长与成熟,有时很漫长,有时只在一瞬间。”
医疗队员封福香在分享战疫心情中谈到:“都说我们是英雄,我觉得我们只是一个平凡的护士,去了前线,就是换了一个地方工作而已。我们感恩有强大的后方——最温暖的六院。虽然抗疫过程艰辛,但看到出院患者的笑脸以及真诚的感谢,我们的疲惫一扫而光。驰援武汉是我人生中最正确的一个决定,是人生最宝贵的经历,我终身难忘。”
医疗队员向景毅在武汉前线被大家称为“胃管小王子”,队员们都说,前线所有患者的胃管都是他插的。他说:“在武汉前线的工作,给病人插胃管时根本顾不上危险,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救治病人。感控工作中,每天需要重复相同的步骤,虽然看似简单的操作,但每一步环节、每一道程序都必须严格遵守,才能科学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的发生,让我们竭尽全力救治患者的同时确保自身安全。”
最后,党委委员、我院肛肠外科任东林教授用三个词对本次活动作总结。一是“感控”,感控工作是人类文明和医学进步的重要标志,每一次的公共医疗卫生事件,包括“非典”和新冠肺炎疫情,都是对人类巨大的警示,医务工作者都要重视并做好感控工作;二是“骄傲”,六院自1964年创建至今没有出过严重的感染事故,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疫,援鄂医疗队、隔离点医疗队、本院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等,每一个战场的白衣战士们在完成救治任务的同时还实现了“零感染”目标,这是医院发展成熟的标志,值得每一位六院人骄傲和自豪;三是“英雄”,在疫情“大考”中,涌现出了很多平凡的英雄,在党和国家需要的时候,六院的医务人员都表现出了崇高的精神素养和伟大的社会责任感,把生死置之度外,义无反顾的冲锋在前,医务人员和军人一样,穿上白大褂就像战士穿上了军装,每一位逆行出征的白衣战士,都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