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健康中国”关于常见肿瘤筛查和早诊早治的要求,进一步推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结直肠肿瘤筛查和干预技术研究”项目,总结过去一年工作中的经验与不足,部署新一年的工作计划,助力广州市结直肠癌早筛早诊早治工作的深入。由“中国结直肠肿瘤筛查和干预技术研究”项目办公室和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肠癌筛查项目办牵头,于2021年1月26日在我院召开了“中国结直肠肿瘤筛查和干预技术研究”项目培训班。为配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此次培训班采用“线下+线上”的形式同步开展。
中山大学副校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兰平,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周端华、疾控处四级调研员钟晓萍,我院副院长姚麟,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非部梁伯衡副部长等出席了本次项目培训班,本次培训班主要针对各项目参与区(天河区、荔湾区、白云区)的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管理人员和各社区工作人员。
会议伊始,中山大学副校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兰平教授代表项目组,向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参与到项目中的各个社区的支持致以诚挚感谢。兰平教授指出,筛查项目的顺利推进离不开政府部门和各社区单位的协同配合,希望各单位能进一步深入交流,加强合作,推动结直肠癌筛查项目可以顺利完成,真正实现服务社会,造福于民。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周端华副主任肯定了肿瘤早期防治对人民健康的深远意义,从专业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的重要性,提倡强化树立肿瘤“早诊早治”相关意识。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非部梁伯衡副部长对过去一年内的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了总结汇报。并提出在相关领导的引导和各单位的积极配合下,结直肠癌筛查项目在过去一年中稳步推进,希望在新的一年可以继续保持。此外,在当今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希望各单位调整思路,积极响应政策,做到疫情防控和项目推进同步进行。
随后,为了发挥优秀工作社区的模范带头作用,激励各社区更好地推动项目工作的进展,筛查项目组联合广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过去一年内结直肠癌筛查工作完成情况突出的社区进行了表彰。在综合评估筛查工作任务量、完成度等情况后,白云区的同和社区、三元里社区,荔湾区的彩虹社区、西村社区和天河区的石牌社区、前进社区脱颖而出,被评为项目工作优秀社区。由兰平教授、周端华副主任、姚麟副院长向各获奖社区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以兹鼓励。
紧接着,我院结直肠肛门外科何晓生副主任医师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内容以及执行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通过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总体内容的介绍,加深了各社区工作人员对筛查工作的认识,为今后各社区同项目组间更好地合作进一步夯实了基础。何晓生副主任医师表示,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下,项目组在建立分子筛查新技术、肠镜质控标准、腺瘤干预方案等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希望在前期成绩的激励下,可以再接再厉,圆满完成预期目标。
随后,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梁颖茹医生就筛查项目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梁颖茹医生提出,希望各社区可以引起重视,加强与项目组的交流,克服当前的问题,持续推动项目的进展。此外,梁颖茹医生还对2021年的工作任务要求进行了部署,她希望在新的要求下,各社区可以克服困难,提升标准,在新的一年里更出色地完成结直肠癌筛查相关工作。
在培训班末尾,筛查项目团队的广州市康立明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王贤树博士对结肠癌筛查项目中采用的新型粪便DNA检测试剂盒的前世今生和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通过王贤树博士深入浅出的介绍,加深了各社区工作人员对于新型筛查技术的认识,有利于工作人员在今后工作中更好地向居民解释筛查新技术,进而更顺利地推动项目进展。
最后,中山大学兰平副校长总结提到,尽管结直肠癌筛查项目已经获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多方协调,允以解决。结直肠癌筛查利国利民,希望通过各方的努力,能够将结肠癌筛查的工作继续持续推进,让更广大的人群能够从筛查工作中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