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点月记:遇见你,就是最好的安排!
医院动态
阅读:

7月12日,是我院驻天河区医学隔离观察点第八批医疗队休整后返院体检的日子。在上午返院体检中,队友杨清云将我悄悄拉到一边指着手机说,“秋云,郝叔和玟姨(均为化名)说要来给我们送锦旗,等会儿就到医院了!”


郝叔和玟姨是6月中旬我们在隔离点工作期间分别接待管理的客人,是一对和蔼亲切的夫妻。由于夫妻俩都患有慢性疾病(控制良好),我们医疗队在日常诊疗工作中,对他们的健康状况及服药情况会更加关注,叔叔阿姨对我们的工作也非常理解与配合。因为疫情原因,平时双方都佩戴口罩,但并不影响我们之间悄悄建立起来的友谊。通过微信给叔叔阿姨提供心理支持及健康科普,解除后居家隔离期间,也及时给阿姨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居家防护指导。

 图片5.png

图片5.png

现在回想起来,我仍然记得出发前我的心情,还未接触隔离点工作的我,内心其实还是有点小忐忑的。为了不让同事家人担心,我满面笑容地说:“没事儿,这段时间你们多辛苦点,等我平安归来请你们喝奶茶!”

出发的前几天开始收拾行李,科室主任、护长、同事、爸爸妈妈的甜蜜炸弹向我扔来。

“秋云,我这有个好用的面膜,你拿去,工作再忙也别忘了臭美。”

“秋云,行李箱有没有,我家有各种规格的,随便你挑。”

“秋云,给你多备点干粮,你想吃什么,家里有,没有的话我去超市买回来。”

“秋云,生活洗漱用品备好没,我这有新的,你拿去用。”

“秋云,秋云……”

有你们在,何其荣幸,多么幸福啊!

隔离点的工作,从今年4月27日开始,6月28日结束,共63天。工作期间,10位队员从最开始互不相识略显拘谨,慢慢相互磨合到工作十分默契;从最开始接触工作的忙乱,到慢慢的学习钻研熟能生巧……

在这里,我认识了工作中积极认真、生活中有趣可爱的你们:工作生活中对队员面面俱到,循循善诱的徐根娣;心系身患多种慢性疾病的客人,多次上客房随诊、宽解客人焦虑情绪的李霞;转运隔离人员时晕车,为了降低感染风险,四次吞下自己呕吐物,是我们生活中大大咧咧、工作上兢兢业业的“假小子”余慧敏。

图片5.png 

主动穿戴防护服,到客房陪伴外出接种疫苗阿叔患有老年痴呆的老伴儿聊天,是团队里年纪最小却极其有担当的唯一一位男护士刘思敏。

图片5.png 

察觉自己对接的客人有焦虑情绪,在端午佳节赠送可口的粽子以及亲手画的水彩祝福画,是我们心灵手巧、古灵精怪的林艳。

图片5.png

因为接待外籍客人,语言不通而经常扶额叹息,转身就去学习各种小语种软件,是积极乐观的“小强”许玉翠;干活麻利、相处春风化雨,是甜美温柔的靳昕;一次次的再三检查我们防护服穿戴规范,是严谨的李春香、杨清云。

图片5.png 

隔离点工作是每天24小时待命、紧张且忙碌。但正是因为有了我们之间的相互依靠,才觉得那么充实而有意义。紧张繁忙的工作被我们轻松的调侃为:每天除了看资料就是对着手机“聊天”了。的确,我们除了要及时学习文件资料,还需要负责每一位对接客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心理情绪、生活需求等动态追踪。

63天,我们一起工作和生活的点滴,是我人生中最不舍得忘记、最珍惜的美好回忆。在我们的生命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人,这些人有可能是我们的家人,亲戚,老师,同学,朋友,同事,甚至爱人,也或者是陌生人等等。

生命中遇到每一个人都值得被珍惜,都应该感恩。

我们需要感恩,我们应该感恩!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及爱的启蒙;感恩老师传授我们知识及解惑;感恩领导同事给予我们栽培与互助;感恩朋友给予我们陪伴与温暖……

未来的日子很长,也许今后我们因工作忙碌等种种原因很少相聚,但是仍然祝愿医疗队所有队员生活明朗、前途光明、笑口常开。你们是独一无二、不可取代的。

抗疫工作仍在继续,向一直致力于抗疫工作的各个行业、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致敬!为了我们共同的目标,团结起来共同抗疫,相信希望的曙光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