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Mini-CEX带进社区,强化基层带教能力——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全科医学住培师资培训活动成功举办
医院动态
阅读: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提升全科医生培训基层实践基地的带教师资能力,强化全科医生师资队伍建设,保证全科医生培训质量,提高全科医生临床技能,为国家和人民培养更多“健康守门人”,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全科医学科进行了一系列院级全科师资培训的探索和实践,并于1112日在天河区棠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再次成功举办院级全科师资培训活动

本次培训邀请院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主任、大内科主任、风湿免疫科主任黄建林教授担任主讲人,全科医学科副主任、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师资班授课教师陈俊榕医生担任指导老师,以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EX为培训项目,对全科医生培训基层实践基地的带教师资进行教学评价指导,全科规培学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首先,黄建林从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三个概念说明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评价观应把教学评价体系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加以运用,其中更应重视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继而引出了此次培训讲座的主题Mini-CEX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随后黄建林从住院医师临床能力评估现状什么是Mini-CEXMini-CEX较传统技能考试的优势以及Mini-CEX在住院医师培训中的实施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把理论基础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突出了Mini-CEX的实践价值。最后黄建林跟大家分享了自己运用Mini-CEX反馈四法宝——特定、具体的内容及时性描述性的内容反馈三明治,先从正向的反馈做起

图片1.png

黄建林教授为老师们讲解Mini-CEX的流程和优势

培训的第二部分内容是由陈俊榕老师主持的Mini-CEX工作坊,先由全科规培学员进行模拟门诊接诊,同时参加培训的老师们按照Mini-CEX评分表各自打分接诊结束后,参加培训的老师们有10分钟的自由讨论时间。自由讨论结束后,陈俊榕老师根据Mini-CEX评分表的7项内容逐一与大家进行沟通交流,统一评分标准,同时也强调Mini-CEX并非鼓励式评分,需根据学员实际情况评分。在工作坊中,大家各抒己见,气氛活跃,反响热烈

图片1.png

陈俊榕老师开展Mini-CEX工作坊

培训接近尾声,参加此次培训的基层实践基地的老师表示,通过此次培训,了解了新的教学方法,今后可将Mini-CEX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能提高住院医师技能水平,又对提高自己的带教水平、带教能力以及临床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参加本次培训的全科规培学员表示,在本次培训中得以从老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出发学习Mini-CEX,受益良多,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有的放矢,提高自己的水平,希望今后多组织类似的培训。

图片1.png

老师与学员合影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全科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含社区实践基地)作为国家级基地,拥有全科师资60余名。承担全科医生/助理全科医生、广东省全科师资等培训工作。院全科医学科作为临床二级学科,独立设置全科医学科病区及全工作日门诊主要负责全科疾病、消化及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各种急症的早期识别和诊疗;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医联体帮扶、双向转诊、慢性管理等重要功能;并致力于人工智能与互联网医院平台建设,依托医院多学科技术资源,运用先进的全科医学服务理念,为患者及亚健康人群提供个体化、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和亲近性医疗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