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济抗击疫情​ ——附属第六医院内科三党支部在行动
党工团建设
阅读: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令人猝不及防,作为医护人员更面临着巨大挑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附属第六医院反应迅速,全面布局,内科三党支部所在辖区的消化内科及消化内镜科的全体职工积极响应,稳妥应对,为共同打赢这场战役,在各自的岗位上行动着。

为应对来势汹汹的疫情,附属第六医院迅速安排了发热门诊的疫情防控工作。支部宣传委员、消化内科主治医师、大内科秘书陈俊榕同志与大内科副主任、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郅敏同志一起参加了医院发热门诊的工作,同时,陈俊榕同志还承担发热门诊秘书兼全院培训核心教官的职责,辛勤制定发热门诊排班并多次协助组织全体医护人员及后勤保障人员进行防护用品培训、考核及评价,保障个人防护安全。

图片2.jpg

(医护人员进行防护用品使用培训

随后,内科三党支部消化内科党小组党员唐健、王伟、姚嘉茵、赵俊章、邓钧、张敏、刘涛、黄梓城及消化内科群众黎苗、彭翔等同志积极响应医院需求,努力克服困难,均顺利地参与了发热门诊的诊疗工作。

同时,支部辖区消化内科党员郅敏(兼任研究生二党支部书记)、陈俊榕、唐健、王伟、姚嘉茵、赵俊章、邓钧、张敏、刘涛、黄梓城,消化内镜科党员卢祎、范德军、刘亚男、罗敏镜、宾微、陈锥丽及非党员职工,包括消化内科彭翔、马利莹、高志茵、梁春妙,消化内镜科孙家琛、林绪涛、李明杏、廖翃、黄玉霞、陈紫清、蔡瑞琪、邬骏魁、林锦萍、杨晨、李玲玉、张辉婷、黄六燕、张茜、陈辉、唐穗芳、夏寒、谢丰英等积极响应医院号召,先后踊跃报名作为预备队成员,随时准备听从召唤,参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相关工作。其中支部组织委员刘亚男护长刚刚完成1年的援疆工作,还在回院上班前的休假阶段,一听到消息又积极响应报名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职业的责任担当在其身上体得到充分的诠释!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支部辖区的消化内科副主任郅敏主任医师及高志茵主管护师作为附属第六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参与了2020年1月28日出发的广东省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郅敏同志还担任附属第六医院赴湖北医疗队第二临时党支部支部书记。医疗队到达湖北后,他们和医疗队的其他成员一起不畏艰险、克服困难,与湖北人民一道,为打赢这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努力奋战。高志茵同志在这场抗击疫情中,更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与担当,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向附属第六医院医疗队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希望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

图片2.jpg 

附属第六医院弛援赴湖北医疗队出征前)

    消化内镜科李海金护士2020年2月12日开始参与了医院新筹建的隔离病房抗击疫情的护理工作。


图片2.jpg 

(在隔离病房工作的李海金)

消化内镜科孙家琛和消化内科唐健主治医师作为我院援鄂后备医疗队队员,已经参与医院专门组织的相关培训,随时听候召唤出征。

针对消化内科病房工作,在本次疫情期间,有报道部分患者会出现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这样就对病房患者收治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消化内科主任高翔主任医师第一时间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进行了多次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控培训,制定了合理的入院流程和诊疗办法。由于我科长期随访和门诊治疗的炎症性肠病患者较多,高翔主任组织医生力量为不能返院治疗的患者提供了多样化的互联网医疗问诊办法和购药途径,尽最大可能让疫情不要对我们的病患治疗造成影响。高翔主任在疫情持续的十余日里,为了减少医务人员的暴露风险,组织其他医生轮班上岗,居家待命,而他自己为了病房病人的安全,却坚持每天返院查房,风雨无阻。

针对消化内镜诊疗,尤其是上消化道消化内镜诊疗过程中患者呼吸道与消化道分泌物对于本次疫情的高暴露和传播风险,消化内镜科主任李初俊主任医师和护长刘亚男副主任护师,结合相关规定及指南,及时制订了《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镜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消化内镜诊疗流程及告知》和《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镜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消化内镜诊疗防护措施》,供全科人员学习应用,明晰消化内镜诊疗相关环节防控要求,规范应对相关情况,确保对疫情的安全防控。于2020年2月3日,结合医院制订了《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与防护指南手册(总汇第一版)》进行科内疫情防控的演讲、讨论和操作演示培训。考虑多数员工因未过居家隔离期等因素无法现场参加,培训采用现场+在线直播的方式进行,陈紫清护师、支部书记李初俊主任、孔宪和副主任及支部组织委员刘亚男护士长对疫情及医院工作作了通报,对相关规定进行学习、解读、讨论。全科培训一次性完成,大家统一了认识,优化了流程,提升了疫情应对防控技能,增强了打好这场攻坚战信心和决心。

图片2.jpg

(消化内镜科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现场+网络直播科内培训)

目前这场与病毒搏斗的战役正处于关键时刻。疫情防控,大家在行动!愿我们牢记使命、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早日消灭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