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青春是奋斗,奋斗者永远年轻。五四精神,仿佛一座永恒的灯塔,它的光芒照耀着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磨砺青春,奋斗前行。
为展现青年医护勇当先锋、敢打头阵的精神风貌,引领青年党员甘于奉献、勇于拼搏、敢于担当,在为人民服务中砥砺初心使命。5月8日,附属六院党委组织开展了“青春在磨砺中更出彩”为主题的守真讲堂之“战疫英雄说”活动,邀请杨春华、陈雷、毕诗敏、孙小玉、刘贺芳5位战疫英雄讲述60、70、80、90四个年代的青春奋斗故事,为广大青年医务人员传递榜样力量。
“60后”青年榜样代表重症医学科主任杨春华教授,是一名在部队锤炼了22年的老兵,一位有着32年党龄的老党员,还是一位有着36年工龄的资深教授。他驻守过法卡山边防前线,参加过5.12抗震救灾,支援过江苏昆山爆炸的抢救工作,医疗援助西藏林芝人民医院一年,19年下半年刚结束援藏回到广州,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他再次出征武汉,担任援鄂医疗队第一临时党支部书记,重症医学队队长。他用一组数据给大家讲述了新冠疫情患者的救治经历,分享道:“建立信心对病患救治非常重要,当患者感觉恐惧和绝望的时候,医生护士就要像亲人一样,给他们更多的关怀、信心和希望,这样很多病人就能够挺过来。”
“70后”青年榜样代表陈雷医生,17年前,作为一名呼吸内科医生,被抽调参加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抗击“非典”的战斗,因表现突出,荣获广东省抗击“非典”三等功、广州市抗击非典标兵称号。17年后,面对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重症医学科医生的他毅然选择冲锋在前,第一时间报名驰援武汉参加患者救治。陈雷医生说:“不同于“非典”时期的“年轻气盛”,这次抗疫正值我的“当打之年”,青年担当的落脚点就在于平时踏踏实实的工作,在人民需要的时候站出来,无愧于组织的期待和信任。”
“80后”青年榜样代表毕诗敏,为大家分享战疫感受:“从寒冬到暖春,我们看到了武汉2020年的初雪,欣赏过东湖的樱花,享受过武汉的暖阳,见证了武汉的复苏。55天,人生最难忘的一段时光,也是很难得的一段经历,我们担心过,害怕过,但从未想过要放弃、逃脱。习主席说过,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青春不朽,无关年龄,我想在我最好的年华,用我最实际的行动,向组织告白。”
“90后”青年榜样代表孙小玉说:“想起2003年的非典,那时候我们还小,被祖国被大人保护的很好,无忧无虑的度过了幸福的童年。新冠肺炎肆虐之时,年轻的资本、专业的优势让我们相信,医务人员短缺的武汉更需要我们义无反顾的驰援,做好防护,保护自己,保护队友,救治患者,再困难再艰苦的时候咬咬牙忍一忍就过了,我们始终相信爱与希望比病毒传播得更快。17年前所有人保护我们,而现在,我们长大了,要换我们保护大家保护世界!”
刘贺芳是一名“95后”“老党员”,他说:“国有难,操戈披甲,人有危,众士争先。当疫情爆发时,当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救死扶伤是每个医务工作者应尽的责任,疫情防控是一场看不见硝烟但却生死攸关的激烈战斗,‘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这次毕生难忘的经历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强大,感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团结,不仅仅是医务人员,各行各业都以各自的方式支持保护我们,让我们在温暖中战斗。在援鄂的五十多天里,见证了太多真挚的感情,也让我更加懂得了珍惜。患者一次次的转危为安,一声声的感谢,让我非常自豪,觉得一切都值得。胜利来之不易,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回归岗位工作之后,我会继续磨砺我的专业技能,只要祖国一声召唤,我作为90后党员一定会再冲上去。”
牢记使命担当,不负青春韶华。学生党支部全体党员通过钉钉在线观看讲堂直播。
最后,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冠宏同志作总结点评:“听了几位前线战疫英雄的分享很感动,很受鼓舞,5位战疫英雄和大家交流分享了60、70、80、90四个年代的青春故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虽然处在不同的时代,但大家都用一样的青春姿态冲锋在前、真情奉献。大家用行动展示力量,见证理想信念,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大家不畏艰难,守望相助,日夜奋战在战疫前线,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五四精神,为新时代新青年树立了榜样。
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讲话中指出,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大家是新时代中国青年一员,要继续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继续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六院发展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