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英雄说】“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
党工团建设
阅读:

身为医者,

明知危险却挺身而出,

眼中有泪仍坚守不退。

他们,

把白衣当战衣,

把病房当战场,

把病人当亲人。

没有生而英勇,

只是选择无畏。

5月14日,附属六院党委组织开展了守真讲堂之“战疫英雄说”内科党支部、北院区党支部专场,邀请战疫英雄代表韦民、王苏网、黄晓静、高志茵、卓婉玲讲述抗疫故事。

ba32c574e1864ba89ba403327b8314d9.jpg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呼吸内科的韦民主任是本次医疗队里年龄最大的成员,她荣获过广州市“三八”红旗手、广东省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二等功、广州市抗击非典标兵称号。她说:“我是2003年广州市非典救治专家组成员,作为一名呼吸内科医生,知道疫情的危险性有多重,但我有经验,上前线我责无旁贷。”

韦民主任谈到武汉战疫期间最感动的是“在医疗队中,有一半是80后、90后的年轻医生和护士。他们有的瞒着家人,有的不顾父母反对踊跃报名,义无反顾逆行武汉。我们医院最小队员是1997年出生、重症医学科的刘贺芳护士,刚刚离校参加工作,就主动报名参加医疗队。我问他为什么报名参加医疗队?他说:‘因为我是党员,有三年党龄了。有这么一批朝气蓬勃、无所畏惧、勇担重任的年轻人,让我相信青少年强则中国强!”感触最深的是“相比2003年抗击非典,这次抗新冠肺炎我们都是穿着防护服、护目镜、N95口罩等全副武装进病房,院感防护做的特别到位,全国四万多驰援湖北医务人员目前报告零感染,这是因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的国力日益强大!”

ba32c574e1864ba89ba403327b8314d9.jpg 

呼吸内科王苏网医生的孩子才满2周岁,但在面对突发的疫情时毅然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带着孩子的小玩具冲上战场,她分享道:“我和丈夫都是医生,一个在六院呼吸内科,一个在番禺中心医院外科,别人调侃我俩是‘内外结合。春节之前听说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疫情,他就问我要不要去湖北,我说我在呼吸内科,是党员,如果需要我肯定要去的。他就说,你放心去前线,家里一切有他。

经过这次疫情,让我成长了很多,让我更珍惜生命,更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更懂得满足,感谢医院和韦民主任能给我这次机会,感谢信任。”

 ba32c574e1864ba89ba403327b8314d9.jpg 

在武汉前线负责院感工作的黄晓静护长分享道:“上院感班,我负责队友们的安全防护工作,时刻牢牢紧盯防护流程,每天要检查他们防护服的穿脱,检查N95口罩是否有漏气,确保不让队员们受到病毒感染,不能让任何危险因素有‘可乘之机,我必须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提起安全防护事项和做好安全检查,为的是能让大家能够有稳定从容的心理开展工作,安安全全的进入,安安全全的离岗。”

ba32c574e1864ba89ba403327b8314d9.jpg 

在武汉前线将自己的营养品拿出来分享给病人的高志茵护士说:“虽然在武汉工作很不容易,大家配合越来越好,输液打针,换瓶,抢救,大家都清楚自己在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配合得很顺畅。这次援汉工作虽然辛苦,但是这个经历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经历,从来没觉得自己是英雄,只是觉得我就换了一个工作环境。这次援鄂,我做到了无悔于我的职业,无悔于我的工作磨练,无悔于医院给我的信任和支持。”

ba32c574e1864ba89ba403327b8314d9.jpg 

瘦小的身躯扛起责任和担当的卓婉玲护士说:“身边很多认识的人知道我报名去武汉抗疫的时候,都说我是英雄。实话说,我一直都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怀有一腔热血的小年轻,救治护理病人是我最擅长的事,逆行北上支援武汉,参加抗疫救治工作,是我唯一也是应该为武汉做的事情,我有幸经历并见证了武汉的复苏。”

ba32c574e1864ba89ba403327b8314d9.jpg 

部分党员通过钉钉线上观看讲堂直播

 ba32c574e1864ba89ba403327b8314d9.jpg

最后,广东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长、我院副院长姚麟做总结发言:“每次听‘战疫英雄说’的故事,都能给我带来不同的感动。在驰援武汉的日子,我们共同经历了早期的恐慌和害怕,经历了物资的紧张和生活的困难,也经历了克服医疗物资不足和解决问题的喜悦,最美的经历是患者康复的欣喜。大家身为医者,不是不害怕,而是选择战胜害怕,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不仅是出征武汉前线的医疗队员们,每一位坚守岗位为新冠疫情做出贡献的人都是英雄。我们要把‘战疫英雄说’的故事说好,带给大家更多力量和希望。当时代选择了我们,我们无愧于这个选择,并将继续无畏向前。”

ba32c574e1864ba89ba403327b8314d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