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在所有恶性肿瘤的死亡患者中,排名前五的肿瘤为胃癌、食管癌、大肠癌、肝癌。而在广东和广州,最高发癌症是大肠癌,穗每年增大肠癌患者约2900人。
我院结直肠肛门外科一区骆衍新副教授指出,大肠癌的发病和红肉的摄入、吸烟、口味重等生活方式、遗传、大肠腺瘤等关系密切。爱吃肉(尤其是红肉)是肠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些东西被细菌分解后,产生许多的致癌物质,再加上这些物质不是可溶性纤维素,大便肠溶性不够,导致大肠蠕动慢并积压在肠中,刺激肠黏膜,产生癌变。
对于有着年轻化趋势的大肠癌的预防,骆教授提出以下五点:合理的膳食结构;减少红肉的摄入;养成运动的习惯;少吃油脂煎炸食物;如果出现长期便秘腹泻,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做专业的咨询检查。
在7月11日(今晚)7:00-8:30,广东电视台公共频道《DV现场》栏目,让我们一起跟随结直肠肛门外科一区区长骆衍新副教授来看看大肠癌高发的原因及预防。
敬请届时收看哦!
专家介绍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一区区长、肥胖与糖尿病减重外科副主任骆衍新副教授
外科学博士,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华盛顿大学客座研究员。
200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原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11年获中山大学外科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胃肠外科专家汪建平教授、黄奕华教授, 2013年入选中山大学“百人计划”特聘为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2009年9月至2013年9月在美国华盛顿大学Fred Hutchinson肿瘤研究中心及华盛顿大学医疗中心外科接受博士后训练,主攻肥胖症与胃肠道肿瘤以手术为主导的临床综合治疗。
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获得者。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专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会员.
学科专长:师从著名胃肠外科专家汪建平教授、黄奕华教授,主攻以外科手术为主导的肥胖症综合治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个体化治疗,在肥胖症、胃肠道及肛门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和经验。擅长1、肥胖症与糖尿病微创腹腔镜减重手术;2、结直肠肿瘤;3、胃食管肿瘤、胰腺癌、炎症性肠病;4、胃肠肛门良性病;5、腹壁疝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四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