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了通知,能够预防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EV71疫苗,目前已在广东进入备案采购阶段,有望尽快上市供适龄儿童接种。据悉,目前EV71疫苗已在云南、湖南等多个省市区推广,疫苗被界定为二类疫苗。专家称,当前,手足口病缺乏特异性治疗药物,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减少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发生。对于手足口疫苗,我们需要了解什么呢?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副主任郝虎介绍到,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在春秋两季,基本每年9-10月份各大学校开学后,就会迎来一拨小高峰。其发病原因最主要是病毒感染,如EV71和柯萨奇系列病毒。儿童一旦感染了这种病毒,就会有口腔、手心、脚心或肛周等部位出现溃疡、疱疹等症状。由于广东湿度和温度都较高,有利于病毒繁殖和传播,所以广东的儿童更应该注意预防。
郝虎强调到:手足口病主要由EV71和柯萨奇病毒及他们的二十几种亚型引起,由于每种亚型都有略微不同,因此在疫苗的选择和制作上也要相应取舍。一般在制作疫苗时,会优先考虑有可能导致儿童出现如脑膜炎、肺出血等重症的病毒亚型,尽量减少出现危害生命安全的情况。
郝虎补充到,对于疫苗的效果来说,主要取决于今年流行的病毒种类和制作疫苗时培养的病毒种类是否一致。总体而言,疫苗制作会对往年的病毒种类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推算出今年最有可能出现和最容易出现重症的病毒种类进行对症下药。但是,预防手足口病也不能完全依赖疫苗,平时手卫生和生活作息习惯也很重要。
在今天下午(7月20日)17:30和19:00,广州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最街拍档】和【G4出动】栏目将专访我院儿科副主任郝虎,对于手足口疫苗,我们需要了解什么?
敬请届时收看哦!
专家介绍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副主任 郝虎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遗传代谢病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委员,儿科分会委员,新生儿科分会青年委员,围产医学会遗传代谢学组秘书、儿科分会遗传代谢学组委员、广州市儿科医师协会委员。
长期从事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研究工作,参与创建了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遗传代谢病实验室、珠江三角洲地区遗传代谢病协作网。能够熟练使用气相色谱-质谱、串联质谱等分析仪器。利用尿素酶预处理-气相色谱-质谱法(UP-GC-MS)、串联质谱法(MS-MS)、基因分析法、高通量测序、选择性基因捕获技术对8500例遗传性代谢病高危患儿的进行了检测分析,共发现遗传性代谢病35种180例,联同国内外合作单位在《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Clin Biochem》、《中华儿科杂志》、《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等学术期刊发表了论文数十篇,论文《Urease Pretreatment-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in the diagnosis of methylmalnic aciduria》获得第十届国际遗传代谢病大会青年研究者奖。参编《新生儿重症监护治疗学》、《实用儿童重症医学》。主持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天河区科技计划项目、中山大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参与美国NIH科研基金、国家“973”出生缺陷干预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等项目的研究工作。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三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