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预告】直播广州之儿童安全用药知多少
医院公告
阅读:

 

有关安全用药的话题一直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话题,而对于儿童如何安全用药,更值得大家关注。那么,关于儿童用药安全的问题,存在哪些误区?最严重的会遇到怎样的情况?针对儿童用药,医生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副主任郝虎指出,儿童因为体质等问题,一般用药量都会略少于成人,很多家长为了孩子早点康复而不遵医嘱,加大用药量,是绝对不可取的。

郝虎强调:有些家长容易迷信偏方、土方也是需要警惕的,我院之前接诊过一例病历就是由于孩子有黄疸,听信他人偏方,买了不知名药材煮水给孩子洗澡,导致皮肤过敏需住院治疗。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郝虎建议到:还有一些情况是先找很多儿童用药都会有多种口味,小朋友挺喜欢吃,有时候会趁家长不注意偷偷拿来吃导致用药过量情况发生。为避免这种现象,一般我们都会要求把药放在高处或儿童不易接触的位置。如果在家发生儿童用药错误的情况,一定要尽快送往正规医院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救治时间。

今天晚上(117日) 20:30广州新闻频道(直播广州)【第一现场】栏目将专访我院儿科副主任郝虎,为大家讲讲儿童安全用药小知识。

敬请届时收看哦!

 

专家介绍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副主任  郝虎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遗传代谢病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委员,儿科分会委员,新生儿科分会青年委员,围产医学会遗传代谢学组秘书、儿科分会遗传代谢学组委员、广州市儿科医师协会委员。

长期从事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研究工作,参与创建了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遗传代谢病实验室、珠江三角洲地区遗传代谢病协作网。能够熟练使用气相色谱-质谱、串联质谱等分析仪器。利用尿素酶预处理-气相色谱-质谱法(UP-GC-MS)、串联质谱法(MS-MS)、基因分析法、高通量测序、选择性基因捕获技术对8500例遗传性代谢病高危患儿的进行了检测分析,共发现遗传性代谢病35180例,联同国内外合作单位在《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Clin Biochem》、《中华儿科杂志》、《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等学术期刊发表了论文数十篇,论文《Urease Pretreatment-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in the diagnosis of methylmalnic aciduria》获得第十届国际遗传代谢病大会青年研究者奖。参编《新生儿重症监护治疗学》、《实用儿童重症医学》。主持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天河区科技计划项目、中山大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参与美国NIH科研基金、国家“973”出生缺陷干预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等项目的研究工作。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三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