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胖三斤,三斤之后又三斤”,这两句真是大家过节的真实写照。虽然咱平时嘴也没少吃,没少喝,但是春节期间,家人团聚,少不了走亲访友,招待客人那可一定得是好酒好菜,但人往往就是因为吃,出毛病的!
最近,一位医生在朋友圈晒出这样一张照片,照片中的左边是一管油脂血,右边是一管正常健康的血,看到这样的图,不少人都被给吓坏了。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内分泌科尹小菁副主任医师介绍,有的人抽血发现试管上漂浮着一层白色的粘稠液体,临床上成为“脂血”。由于患者脂肪含量过高,抽血后放置一段时间后就会凝固成血脂,它的成分主要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这种“脂血”在检验的时候无法测出数值,如果发现患者抽出来是“脂血”,我们会要求患者清淡饮食一周,尽量不吃肉、少食含脂肪高的食物,一周后再过来抽血。
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血浆中脂肪含量过高,一般是有家族性的血脂高。如果长期饮食过于油腻也会导致“脂血”,一次两次很难导致高血脂。
尹小菁说三大不健康生活方式可致血液中脂肪含量过高,一是饮食过于油腻,二是运动过少,三是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过大。她提醒大家:平时应注意多吃蔬菜少吃肉,特别是少吃动物内脏和含肝固醇高的海产品。
在2月13日(今晚)18:00,TVS1广东经济科教频道《经视报告》栏目将专访我院内分泌科尹小菁副主任医师。为大家将讲讲“脂血”的形成及预防。
敬请届时收看哦!
专家介绍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内分泌科 尹小菁 副主任医师 ‘
副主任医师,广州市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政协委员。
1987年广东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学士学位。2000-2001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进修,师从国内著名内分泌学专家余斌杰教授。暨南大学在职研究生。
擅长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症(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足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疾病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二、周四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