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预告】名医面对面之大便捐献是为了什么
医院公告
阅读:

 

最近,大便捐献又火了起来!自去年9月份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始倡议大便捐献以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也在10月份引发了一轮“捐屎”的新高潮,最近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又重新拉开了大便捐献的帷幕。这几家医院倡议“捐屎”,都是为了什么呢?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郅敏副教授介绍说,市一和广药附一院的大便捐献,主要是为了移植健康人大便中的菌群,用于治疗重度肠道疾病。这种在医学上被称为粪菌移植的治疗方式,听起来有点让人心理上难以接受。几年前在美国的成功案例引起了人们对这种新疗法的普遍关注。在我国,也有医学专家率先对这种疗法进行了尝试。

而由郅敏所在的中山六院炎症性肠病治疗部开展的所谓大便捐献,是为了一项临床研究——募集至少1320例参与者的“一坨便便+一口唾液+一小管血”,完成后就可以拿到500元报酬,。但这些参与者中一半都必须是炎症性肠病患者。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地域分布

这种另类的治疗方式真的有效吗?它适用于哪些患者?研究地域分布有何重要意义?

FM93.6广东广播电视台南方生活广播品牌节目《名医面对面》,216日(周四)下午3-4点,专访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郅敏副教授,为听众网友讲解大便捐献的那些事。

 

节目热线020-36236688

微信公众平台:《名医面对面节目》

QQ1357489720

南方生活广播官微slr936

网络收听936.tttv.tv

 

专家介绍: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 郅敏 副教授

 

 

消化内科副主任,《诊断学》教研室主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脾胃消化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委员。 

200412月西安交通大学博士毕业后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进行博士后研究。

2007年博士后出站后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工作。 

擅长消化系统疾病,包括食管、胃肠以及肝胆、胰腺疾患的诊治。如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胆囊炎、脂肪肝、肝硬化等。目前还负责医院生物治疗中心工作。 

20余篇相关学术论文发表于SCI及国家级期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项,参与1项。主持省级及厅局级课题4项。国家专利2项。成果奖励3项。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