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一个内分泌器官,位于颈前偏下部,气管的前方,形似蝴蝶。正常甲状腺表面光滑,质地柔软,不易触及。甲状腺结节是指在甲状腺内的肿块,可随吞咽动作随甲状腺而上下移动,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时可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部分患者由于结节压迫周围组织,可出现声音嘶哑、压迫感、呼吸或吞咽困难等压迫症状。

根据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报告,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从1990年的1.4/10万上升至2016年的14.65/10万,其死亡率也在逐年缓慢上升,5年生存率为84.3%。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为男性的近3倍。在2022年全国数据中,甲状腺癌已在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三。
国际甲状腺疾病周网络义诊活动
2022年5月29日-6月6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甲状腺中心将联合多学科举行健康教育和义诊活动,包括耳鼻咽喉、头颈(甲状腺)外科、核医学科、内分泌科、超声科、眼科、康复医学科、病理科的专家参加。该次活动同时作为门诊综合支部、内科一支部和影像支部的联合义诊活动,学史力行,为群众办实事!
一、义诊时间:
5月29日(周日)—6月6日(周一)
二、健康科普教育:
甲状腺结节诊治和超声报告解读、甲状腺癌的核素治疗、甲状腺癌术后处理和嗓音康复、如何区分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等相关科普。
三、义诊形式:
网络直播义诊,直接扫描专家下方二维码即可进入相应直播间

注:按专家讲课时间先后排列
义诊专家
刘天润
甲状腺疾病诊治中心/外科部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睡眠医学科(兼)主任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临床医学博士。羊城好医生,岭南名医,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邓先生抗癌奖获得者,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Research Scholar
医疗专长:
主要从事头颈部、甲状腺/甲状旁腺、耳鼻咽喉/颌面及颅底部疾病的诊治。擅长头颈部肿瘤(甲状腺肿瘤、喉癌、鼻咽癌、鼻腔鼻窦癌、腮腺肿瘤、口腔癌、颅底肿瘤、头颈部皮肤/软组织肿瘤等)的诊治;熟悉以外科为主的头颈肿瘤的综合治疗、功能重建和微创外科治疗等。
门诊时间:
甲状腺外科门诊:周三下午,周四下午;
头颈肿瘤外科门诊:周三上午,周三下午;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周三上午,周四下午
王于领
康复医疗中心主任
主任物理治疗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康复医疗中心主任、客户服务管理处处长。中山大学公共卫生硕士,香港理工大学康复科学系博士,澳大利亚科廷大学(Curtin University)访问学者。
学术专长:专长于慢性疼痛、骨关节疾病、运动损伤的康复和物理治疗。擅长中西式手法治疗和运动干预疗法,运用姿势控制理论和运动认知行为干预体系,整合现代主动康复理念,促进疾病的预防与康复。先后被评为“岭南名医”、“羊城好医生”、“广东省实力中青年医生”。
科研方向:慢性疼痛的脑网络机制与神经调控,人工智能与人群流行病学大数据,体力活动与慢病管理等。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五上午;
名优专家门诊:周二下午;
雅和门诊:预约
徐洋凡
康复医学科主管康复师
擅长言语障碍、语言障碍、发声障碍、儿童构音障碍,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鼻咽癌放疗术后吞咽功能障碍等。
邓文敏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睡眠医学科主治医师
临床医学硕士从事耳鼻咽喉科头颈部常见病的诊治工作,擅长成人及儿童睡眠呼吸障碍疾病(鼾症)的诊治,以及儿童腺样体肥大、鼻炎、嗓音疾病、咽喉疾病等的诊治等。
门诊时间:
耳鼻咽喉科门诊、 耳鼻喉鼾症
周二下午、 周三上午
刘子瑜
内分泌科住院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博士曾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等多项科研基金项目,以第一及参与作者发表专业SCI及中文核心期刊文章10余篇。
刘广健
超声科主任
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2001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留校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师从我国著名外科及介入超声专家吕明德教授,2010年获得中山大学博士学位。留校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超声诊断及介入治疗临床和研究工作19年,期间师从日本东京医科大学消化内科森安史典教授研修两年并完成博士研究课题。擅长肝胆胰、胃肠、肛门等消化系统疾病的超声诊断和肿瘤消融治疗等各项超声引导介入治疗。2013年调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任超声科主任,主持医教研工作。2018年入选首批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2018年获第四届羊城好医生称号。
崔瑞
超声科主治医师
博士,毕业于解放军医学院介入超声学专业,师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梁萍教授。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方向为肝癌消融治疗后肿瘤复发转移机制及治疗策略。从事超声诊断工作8年、介入超声工作5年。从事基础医学研究3年,以第一作者发表国内外论文7篇,其中SCI 5篇,主持广州市科技项目1项、广东省省市联合基金项目1项。
赵严冬
病理科主治医师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儿童实体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病理科学习.
谢良恩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
临床医学硕士,熟悉耳鼻咽喉头颈部常见疾病(中耳炎、鼻炎、鼻窦炎、咽喉炎、鼾症、声带疾病、甲状腺疾病等)的诊治,对头颈部良恶性疾病和甲状腺肿瘤的诊治有一定经验。
门诊时间:
耳鼻咽喉科门诊:周五上午
庞锋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睡眠医学科主治医师
临床医学硕士,从事耳鼻咽喉头颈部常见病的诊治,对儿童及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儿童鼾症、鼻炎、咽喉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门诊时间:
耳鼻咽喉科门诊:周二上午、周三下午
鼾症门诊:周二上午、周三下午
甲状腺门诊:周二下午
庄士民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
临床医学硕士,从事耳鼻咽喉头颈部疾病的诊治,熟悉耳鼻咽喉头颈部肿瘤的外科手术治疗和综合治疗,甲状腺疾病的外科治疗,擅长内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继发性甲状旁腺疾病的微创外科手术治疗等。
出诊时间:
耳鼻咽喉科门诊、 甲状腺门诊:
周一全天 、周三上午
胡平
核医学科主任、PET/CT中心主任
学术任职:广东省核医学会常委、副主委 。主持及参加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9670229,脑多巴胺转运体SPET显像在帕金森病实验与临床应用研究。出版专著:主编:临床核素影像诊断学,广东科技出版社 副主编:腹部外科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编委:全国通用本科教材《核医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编委:全国通用影像本科教材《影像核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学术专长:1984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一线从事核医学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核素影像诊断与核素治疗各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甲状腺疾病(甲亢、甲癌)的碘-131治疗、神经精神疾病核素显像、肿瘤核素影像诊断等有更深入的研究。为中山大学硕士生导师,培养硕士毕业生近10名,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科学研究课题,在国外SCI杂志和核心期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
夏朝霞
眼科主任
2003年中山大学眼科中心博士毕业,师从我国著名的白内障专家——中山眼科中心院长刘奕志教授。致力于白内障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毕业后一直从事眼科临床工作,现任眼科科室主任。任职广东省眼健康委员会委员。
学科专长:熟练掌握各种白内障手术,尤其擅长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对疑难眼病、眼底病、葡萄膜炎、青光眼、屈光不正、眼整形及眼外伤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眼整形、白内障、抗青光眼等各种内、外眼手术。
张占文
核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2010年随导师胡平教授调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2012-2014年分别获得NMI医师大型医疗设备上岗证、CT医师大型医疗设备上岗证、MRI医师大型医疗设备上岗证。擅长各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是对肿瘤的PET/CT诊断有较深入的研究。目前已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7篇。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甲状腺中心简介
部分临床科室
为更好的服务于患者,进一步提高甲状腺肿瘤诊治水平,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甲状腺中心整合院内医疗资源,2021年建立临床和科研等平台,为甲状腺疾病患者提供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全面、个体化、诊断治疗模式,提供一站式服务。
甲状腺中心包括核医学工作组、头颈甲状腺外科组、内分泌功能组、超声影像医学组、病理和分子诊断组、综合临床学科工作组等几个部分,为甲状腺肿瘤患者提供优质、个体化服务。其中主任医师7人,副主任医师5人。近期发表甲状腺和甲状旁腺相关研究论文14篇,其中SCI 11篇,其中1篇被国际甲状腺(ATA)指南引用。
甲状腺中心实行“以患者为中心”,多学科集中优势,共同诊疗,以达到诊治效果的最优化效果。对于疑难性甲状腺疾病,尤其是复杂性或复发性甲状腺癌、晚期甲状腺癌的综合治疗有独特优势,治疗效果达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
临床科研成果(部分)
主要诊疗范围
1. 复杂或复发性甲状腺癌规范化和个体化综合诊疗;
2. 晚期甲状腺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体系;
3. 甲状腺肿瘤的分子影像学诊断和核素治疗;
4. 甲状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5. 全腔镜下甲状腺颈部手术;
6. 难治性甲亢的综合治疗;
7. 原发性和继发性甲状旁腺疾病的治疗
优势特色
1、一站式服务优势
2、对疑难、复杂或复发性甲状腺癌的多学科治疗优势
核医学科
3、多学科联合诊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