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称
职位
科室
诊时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院长、广东省胃肠病学研究所(中山大学胃肠病学研究所)所长、胃肠肛门外科学部主任,擅长困难的局部晚期和复发性结直肠癌、复杂炎性肠病手术治疗。主持国家863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等重大课题,研究成果发表于PNAS、Advanced Science、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等国际知名期刊。作为主要研究者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担任国际癌症基因组结直肠癌组学项目负责人、广东省医师协会胃肠外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主编、《中华胃肠外科杂志》副主编等。 2021年6月至2023年4月,吴小剑教授作为广东省“组团式”援疆医疗队队长,赴新疆担任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简称“喀地一院”)院长。
2021—2022年,喀地一院完成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申报478项,立项146项,数量相当于此前多年科研申报及立项数量的总和。2022年,喀地一院首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首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年转诊率由2018年的4.8%下降至0.18%。因工作表现突出,吴小剑获2022年中共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优秀援疆干部人才称号,2023年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第十批省市优秀援疆干部人才”称号、记功一次。
学术任职:
教育部生物医学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国际癌症基因组ICGC-ARGO结直肠癌多组学项目负责人
广东省医师协会胃肠外科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主编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副主编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四上午(雅和门诊)
一、教育背景
1993.9-1998.6 海南医学院本科
1999.9-2002.6 中山大学外科学硕士
2005.9-2008.6 中山大学外科学博士
2006.5-2007.6 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博士后
2014.3-2015.3 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访问学者
2002.6-2004.12 中山一院胃肠外科住院医师
2004.12-2007.6 中山一院胃肠外科主治医师、讲师
2007.6-2018.12 中山六院结直肠外科主治医师、讲师
2008.12-2013.12 中山六院结直肠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2013.12-2017.6 中山六院结直肠外科主任医师、副教授
2017.6-至今 中山六院结直肠外科主任医师、副院长、副教授
二、工作经历
2002.6-2004.12 中山一院胃肠外科住院医师
2004.12-2007.6 中山一院胃肠外科主治医师、讲师
2007.6-2008.12 中山六院结直肠外科主治医师、讲师
2008.12-2013.12 中山六院结直肠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2013.12-2017.6 中山六院结直肠外科主任医师、副教授
2017.6-至今 中山六院结直肠外科主任医师、副院长、副教授
教育部生物医学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国际癌症基因组ICGC-ARGO结直肠癌多组学项目负责人
广东省医师协会胃肠外科分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主编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副主编
主要研究方向为结直肠癌免疫微环境及炎症性肠病癌变等主题研究,主持或主要负责“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国际合作专项”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其中,与新加坡基因研究院联合开展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结直肠癌个体化治疗研究中发现,缺氧微环境导致结直肠癌干细胞特性表型增强及化疗耐药的具体分子机制【PNAS, 2018, (IF:9.504)】。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研究中建立基于肿瘤微环境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分型,相应成果发表于(Ann Surg Oncol, 2015)。发表于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文章曾被国际2014NCCN指南引用,用于指导II期结直肠癌辅助化疗。率先在国内开展胃肠克罗恩病手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牵头制定国内“炎症性肠病外科治疗专家共识”及“克罗恩病肛瘘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共识意见”。近5年发表的其他国内外期刊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1作者及通讯作者身份收录的SCI论文17篇。
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1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9年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
2018年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2016年“羊城好医生”;
2017年岭南名医;
2019年“实力中青年医生”。
擅长困难的局部晚期和复发性结直肠癌、复杂炎性肠病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