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伟

职称

副主任医师

科室

胰腺肝胆外科
普通外科

诊时

周五下午

      个人简历: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博士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部级课题3项,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7篇。

 

      学术任职:中国外科内镜医师联盟成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消化内镜MDT专委会常委,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内镜外科专委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肝胆外科学分会脾与门脉高压学组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肝癌与肝转移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科研教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胆胰疾病的临床研究,胆道肿瘤及胰腺癌的发生转移机制以及胆道肿瘤光动力治疗激活抗肿瘤免疫作用的机制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Cell death disease》、《Pharmacological Research》、《Surgical Endoscopy》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3项,在国内外专著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20余篇。积极参与本科及住培等教学工作,多次获得优秀临床带教老师等称号。

 

      荣誉奖项:广州市高层次人才-青年后备人才,广东省医师协会“胆道外科论坛辩论赛“冠军,校级青年岗位能手。

 

      医疗专长:熟练掌握肝胆胰腺外科常见病与疑难、急重症的诊治,擅长应用腹腔镜和十二指肠镜(ERCP)微创技术对肝癌、胆管癌、胰腺癌、胰胆管结石、梗阻性黄疸、术后胆道并发症等疾病的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


 

       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范德堡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博士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部级课题3项,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7篇。

      中国外科内镜医师联盟成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消化内镜MDT专委会常委,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内镜外科专委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肝胆外科学分会脾与门脉高压学组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肝癌与肝转移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胆胰疾病的临床研究,胆道肿瘤及胰腺癌的发生转移机制以及胆道肿瘤光动力治疗激活抗肿瘤免疫作用的机制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Cell death disease》、《Pharmacological Research》、《Surgical Endoscopy》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3项,在国内外专著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20余篇。积极参与本科及住培等教学工作,多次获得优秀临床带教老师等称号。

      广州市高层次人才-青年后备人才,广东省医师协会“胆道外科论坛辩论赛“冠军,校级青年岗位能手。

      熟练掌握肝胆胰腺外科常见病与疑难、急重症的诊治,擅长应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ERCP)及术中超声微创技术对肝癌、胆管癌、胰腺癌、胰胆管结石、梗阻性黄疸、术后胆道并发症等疾病的治疗。同时,将消化内镜与腹腔镜联合,形成了针对胆管癌、胰腺癌病人从“术前减黄”到根治性手术一站式治疗策略。目前已独立完成ERCP手术千余例,内镜下胆道肿瘤消融术及光动力治疗处于省内先进水平。能常规开展腹腔镜下肝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胰体尾切除、脾切除、腹腔镜胆道探查等高难度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