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山六院钢琴志愿团队中,有一位自律而谦逊的志愿者,他的名字叫梁志华,大家亲切地叫他“梁生”。
自律退休生活,钢琴与运动相伴
梁生的退休生活简单而规律,被他安排得满满当当,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当被问及如何平衡志愿服务与自己的退休生活时,梁生笑着说:“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坚持每天做些喜欢的事情。”他早上会打网球锻炼身体,下午则雷打不动地练习钢琴。这种自律的生活习惯让他感到非常舒服和轻松。
以琴音传递温暖,展示经济文化进步
聊起学钢琴的经历,梁生的话语中透露出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对国家精神文化不断进步的认同感。
“一退休我就开始学钢琴了,音乐对我来说就像是儿时的梦想,现在终于有机会实现了。音乐不仅让我的心境变得平和,更能让我感受到国家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文化繁荣的喜人变化。这也真的体现了国家对于我们这些退休人民的关怀和重视啊!”
“我没退休之前就一直很想做志愿者,用自己的方式为社会做点贡献。”他提到,“今年年初在老年大学上课时遇到了凌先生,凌先生告知中山六院正在招募钢琴志愿者,得知这个消息,我们师生都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对他来说,这既能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也是对社会的一份回馈。
“来做志愿者,我有两件事想传递给大家的。”梁生缓缓道来,“第一个我是希望让医院里的患者能在治疗之余,感受到一份轻松和愉悦,让他们知道,医院不仅仅有冰冷的设备和药物,更有温暖的人文关怀和丰富的精神生活;第二个也是想借这个机会给更多的人知道国家改革开放后,经济文化都有了进步,社会也变得更加和谐。”
志愿服务中成长,搭建医患心灵桥梁
“其实在这里演奏也是对自己心理上的一个锻炼。回想起刚学琴的时候,即便是在熟悉的老师和同学面前,我也会紧张得手震。但如今,作为医院的钢琴志愿者,每一次的演奏都是自我锻炼,渐渐地,我在弹奏期间也能够更加从容。”
在中山六院的志愿服务过程中,梁生认为自己在锻炼中获得了成长。接着他又谈到了与患者之间温馨的互动:“有时候患者听了我演奏,也会尝试询问我能否让他们试弹一下,其实这种互动氛围我是印象深刻的。这样的互动,就像是音乐与钢琴搭起了一座桥梁,连接起医院与患者的心灵。在音乐奏起的那刻,患者也忘记了自己是在生病的,忘记了这里就是医院,医院也瞬间变得更加有温度。”
梁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国家、对社会的深深热爱与责任。他的行动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听他演奏的患者和家属,也激励着更多银龄志愿者以自己的方式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共同书写新时代的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