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感染者仅六个月大!面对新型冠状病毒,儿童防护也很重要!
媒体报道
阅读:

这个春节因为一个名字变得特殊起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在节日的氛围里

大家对疫情仍时刻关注

↓↓↓

 

 

每天都会有新的疫情发生,央视新闻报道,根据各地卫健委公开信息的不完全统计:
 

 

1 月 20 日至 1 月 29 日,共有 14 名儿童被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而更令人揪心的是,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人群中,最小年龄仅六个月大。

虽然目前报道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数量远远少于成人,但接连报道的儿童病人也提示需要严密关注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情况。在这个关键时期,我们如何保护孩子?

 

儿童传播途径从哪里来?

 

儿童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接触。也有报道结膜传播,更要加强防护。

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和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是极易出现呼吸道感染的人群,尤其是年幼儿,且年龄越小,越不容易发现,一旦发病,进展更快,潜伏期最短 1 天即发病,最长可达 14 天不等,家长们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不要恐慌。
 

 

一旦出现以下情况,要立即就诊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普通感冒类似

 

发热、感觉四肢无力、干咳,也有症状不明显病例,或者表现为其他系统症状如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眼科症状等,尤其是新生儿、婴幼儿症状可能更不典型,一旦发现,病程进展快或已错过观察期。

2、与普通感冒最大区别
 

 

以发热、乏力、干咳和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主要表现。鼻塞、流涕等普通感冒症状少见。

 

3、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特点

 

大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在1周后恢复。少数患者病情危重,儿童暂无死亡病例。

 

4、重症患儿的识别

 

发热、咳嗽,伴有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 2月龄:呼吸≥ 60次 /min;2~12月龄:呼吸≥ 50 次 /min;1~5 岁:呼吸≥ 40 次 /min,婴幼儿或新生儿则表现为张口呼吸,喘息,呻吟,鼻翼煽动(鼻孔一张一合),点头呼吸,甚至出现口唇、面色变青紫,呼吸三凹征。婴儿喂养困难,嗜睡或意识不清、惊厥。出现上述症状,立即就诊!

 

家里成员有疑似感染的情况怎么办?

 

家里有疑似病例家长,要尽可能和孩子分开居住。

 

没有条件和小孩分开的,也要尽量保证和孩子的房间分开。

 

疑似家长避免和儿童接触,在家需佩戴合适口罩(不要戴有呼吸阀的防护口罩),1 岁以上的孩子也应该正确佩戴合适口罩。

 

疫情物资紧缺,有条件应先选择儿童外科口罩 → 儿童医用口罩 → 一次性口罩 → 儿童棉口罩。

所有类型的口罩,防护效果都是有限的,2~4 个小时就要更换。口罩变湿或者被分泌物污染就换掉。

 

给孩子佩戴前,要拉开口罩的褶皱,跟孩子的脸型契合,再紧压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这样防护性会更好。

 

记住:戴口罩前一定要洗手,洗手时间不少于 20 秒。

 

做好家里的物品和环境消毒工作。

 

如何帮助孩子进行家居防护?

 

1、家居防护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将口鼻完全遮住(如果来不及用纸巾,用手肘遮挡自己的口鼻),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用流动水和肥皂 / 洗手液洗手。

不要亲吻孩子,不要对孩子呼气、喘气,不要嚼食喂孩子,不和孩子共餐具、饮具,不用嘴巴吹气的方式让食物变冷再喂食。.

 

2、严格规范洗手

 

饭前便后,接触不洁物体后,都要督促孩子认真洗手。

尽量不要让孩子用手掏鼻孔,不要用手揉眼睛,不要碰触公共区域的物体表面(尤其是电梯按钮等频繁碰触的表面)。
 

 

3、加强房间通风

 

每日每个房间轮流通风 2~3 次,每次开窗通风 30 分钟~1 小时;房间通风时将孩子转移到其他房间,做好保暖措施。

4、家庭清洁消毒
 

 

可以用 75% 的乙醇(医用酒精),或按照说明书稀释后的含氯的消毒水(一般是指次氯酸钠「84」这类无机消毒液)来擦拭地面、家具等。

 

孩子的玩具用品等,能耐高温的可用消毒锅或开水煮沸消毒 30 分钟,不能耐高温的可以用酒精喷洒或擦拭。

外出买回来的东西可以水洗的就水洗,或者用消毒液、酒精,进行二次消毒再使用。
 

 

给孩子玩的大人的手机,也需要用酒精擦拭进行消毒。

 

非常时期孩子怎么吃?

 

1、家长每天观察孩子大小便:保持大便通畅,很重要!腹胀、腹泻、便秘等消化不良和肠道异常症状要提高警惕,小便的颜色、量、有无异味也要留意。

 

2、每日营养均衡:保证营养充足,适当进食高蛋白食物、新鲜洁净的蔬菜水果,年长儿增加口味丰富的坚果(年幼儿不要吃),青春期的青少年不要节食。根据实际情况适量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鱼肝油等。

 

3、所有食物要充分熟透后才能食用,不偏食不挑食,荤素搭配得当,不吃野生动物,应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不宜油腻大鱼大肉,以免饮食不健康导致腹泻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4、适量多饮水,多排尿,尽量不饮用冷水,宜饮用温水,加快身体新陈代谢,同时适量增加奶制品(牛奶、酸奶)的饮用。

 

 

本文指导专家

儿科副主任 郝虎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学术任职: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儿科副主任、新生儿科主任、遗传代谢病实验室副主任,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省实力中青年医生。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出生缺陷防控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海峡两岸新生儿医学研究与培训基地(华南)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新生儿学专业委员会新生儿疾病筛查与防治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新生儿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委员、儿科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儿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学术专长:长期从事新生儿危重症抢救,遗传代谢病的诊疗工作,救治多例极低出生体重、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诊断遗传性代谢病数百例,对多种罕见的遗传代谢病进行了基因分析,联同国内外合作单位在《The Lancet》首个开源子刊《EBioMedicine》等国外学术期刊发表了论文数16篇,国内学术期刊发表了论文27篇。其中论文《Urease Pretreatment-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in the diagnosis of methylmalnic aciduria》获得第十届国际遗传代谢病大会青年研究者奖。担任《国际儿科学》杂志通讯编委,参编《儿科学》、《新生儿重症监护治疗学》、《实用儿童重症医学》。

 

主持和参与美国NIH科研基金、国家“973”出生缺陷干预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民生科技研究重点项目,天河区科技计划项目的研究工作。开展了选择性基因捕获、全外显子组测序等高通量测序诊断遗传代谢病,基因编辑技术治疗遗传代谢病的动物实验等科学研究。

 

出诊时间:周一全天,周三上午

 

责任编辑:郭松青

初审:李饶尧

审核:简文杨

审定发布:李冠宏

文章内容来源于丁香医生、儿科时间